滇西奇观:“鸟道雄关”
文/字开春 刘家进 柳艳梅
仲秋时节,每天凌晨1时左右,云南省巍山县境东隆庆关山丫口——“鸟道雄关”浓雾缭绕,漆黑的夜幕下,铺天盖地的鸟儿在盘旋打转,婉转嘹亮的鸟叫声响彻云霄。日本山阶鸟类研究中心主任尾畸清明等三十多位世界鸟类专家、学者惊叹地说:从事鸟类研究工作多年,到过世界许多国家,还从未见过如此奇观。
巍山县地处东经99。50—100。25’、北纬24°56’—25。32’之间,属于北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度悬殊较大,森林茂盛,风景迷人。境东的隆庆关高入云表,森林茂密,环境幽静,海拔2700米,是古丝绸之路的驿道之一,也是各种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仲秋时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迁徙,通过隆庆关飞往缅甸、印度、马来半岛等地过冬。这一现象延续甚久,据当地人介绍至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隆庆关还立有一块刻有“鸟道雄关”四个大字的石碑。鸟类专家们分析认为,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
今年9月25日到10月8日,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国的鸟类专家、学者30多人聚集巍山,一睹“鸟道雄关”的盛况。其间,隆庆关雾气蒙蒙,使得结队而行、以星辰为航标的候鸟迷失了方向而越集越多。它们互相碰撞,发出各种婉转凄切的鸣叫声,声威烈烈,动人心魄。印度尼西亚科学院的研究员马斯·诺德尔·其多、越南的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博士李定忒、中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楚国忠等十多名专家兴奋地说:来巍山之前,对“鸟道雄关”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现在亲眼目睹才相信是真的,原计划最多只能够环志一百多只候鸟,但竟想不到已达到88个品种2500多只,连同因环套不够而放飞的共计上万只。对此,专家们呼吁:一方面要保护好石碑及生态,一方面要把“鸟道雄关”建成国际性的集科研、生态、风情、观光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向世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