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特困大学生牵动众人面
70人被资助 部分学生勤工俭学
本报讯 本报9月30日发表了《寒窗数载高考中榜贫困交加无钱上学》一文后,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目前已有近70名女大学生获资助,还有不少女大学生走上了勤工助学之路。
我省153名特困女大学生的遭遇经新闻单位连续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有的人给报社打来电话,咨询资助方式;有的直接与省妇联联系;有的则直接到学校将钱交给贫困生。在这些资助者当中,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他们都抱着一个共同心愿:尽自己一份爱心,帮这些贫困生完成学业。一位72岁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老大妈,每月退休金只有195元,她省吃俭用,一次拿出300元,为资助女大学生献上了一份爱心。西北航空公司西安——咸阳机场货运处的李娜、邢照湘两名刚工作不久的青工代表单位另外几名职工合伙资助西北大学的益晓云,中秋节这天,她们还为益晓云送去了月饼,使这位身在异乡的女大学生倍受感动。西电公司普教中心的袁群山一次就资助了两位女大学生。除此之外,就连灞桥区十里堡农民王峰也代表家人资助了一位贫困女生。他说:“咱是个农村人,没多少文化,从报上看到那么多农村女娃娃考上大学而又面临困难,就有心出些钱资助这些娃们。”他选中了考了668分的洛南女生刘表霞。他说这与我的小名六六相同,全家人就决定把这娃一包到底。资助者当中,不但有本省的,还有外省的。河北唐山振丰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宝才先生一次就挑选了4名女大学生作为资助对象。他说那年唐山大地震,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援,唐山就不会有今天。也许正基于此情,使这位远道而来的汪先生一下飞机,就四处打听资助事宜,为贫困女大学生慷慨解囊。更令人感动的是,西大贫困生刘燕萍刚受人资助又患了肝病,因无钱医治,想退学回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戴先生知此消息,主动带她看病,为她抓药,并请其母将中药炮制成丸,以方便刘燕萍服用,使贫困交加的刘燕萍坚定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一些大专院校也为贫困女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西北大学除了对贫困生坚持实行奖、贷、减、免、补等政策外,还专门成立了勤工助学办公室,为他们联系勤工助学岗位。
目前,资助款已全部发到被资助的学生手中。学生们拿到资助捐款后,个个热泪满面,激动万分,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合理分配资助款,以优异的学业回报所有关心和爱护她们的好心人。 (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