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勇尝“第一口西红柿”
城固水泥厂所有制转变变出新天地
本报讯 (通讯员 方鹏蜚 胡振彦)城固县把解放思想落实在具体实践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在全省勇尝“第一口西红柿”,大胆将国营企业县水泥厂卖给个人,使负债1499万元的企业起死回生,运行不足一年,上缴税金15.8万元
城固水泥厂自1985年建成以来,一直是经营者、管理者和职工同吃“大锅饭”,谁也没有市场风险压力,致使企业截至1995年5月累计亏损1499万元,企业无法运行,停产一年后宣告破产。为了救活这一国营企业,为地域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县委、县政府一班领导反复学习邓小平理论精髓,形成共识,决定对水泥厂实行所有制彻底的资产重组,具体采取“三改”,即:改制,所有制转换,由国营转为私营;改组,资产重组,由国家投资变为个体投资;改造,分配结构改变,以产权主体决定分配制度,彻底端掉“大锅饭”,在“按资分配”的基础上兼顾经营决策者、管理者和职工三方利益。去年8月在全省敲响了“国营企业拍卖给个人”的第一槌。经过激烈竞投,渭南市民营企业家李有财和城固县个体经营者李正华二人合伙以565万元的高价购得水泥厂所有权。经过紧锣密鼓的清理、修补、定岗、定员、建规、立制、聘请科技人员,组织强悍的营销队伍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今年3月点火生产,使原来闲置的厂房、设备、土地、石场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效益,至10月底已生产“425”标号乐城牌水泥2.3万吨,全部售出,货币回笼,上缴税金15.8万元,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