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09日
世界之窗
04

澳大利亚“香蕉人”

张永利

在澳洲出生的中国人,澳洲人称他们为ABC,即Australia born Chinese(在澳出生的中国人)的缩写。有些中国人称ABC为边缘人,意思是他们介于中西边缘,即不是真正的澳洲人,也称不上真正的中国人。而越来越多的澳洲中国人开始把他们称为“香蕉人”,意思是外黄内白。这样称呼他们似乎更为贴切些,因为他们虽然个个都是纯种的黄皮肤,但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无一不被澳洲的白人所同化。

第一代的中国移民,无不保持着中国传统。他们不仅讲中国话,吃中国餐,还保持着各种中国风俗。世界上凡是有中国人的城市,很少没有中国城的。这都是第一代移民的辛苦成就,也能说明他们的中国情结。

澳洲的大城市如悉尼、墨尔本、首都坎培拉,都有中国城。中国城每年还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比如中国的春节,嘉年华节等,都要放鞭炮,舞龙狮,踩高跷,还要敲锣打鼓一番,引来很多澳洲人参观,电视新闻也要播放一下。

悉尼的中国城是澳洲最大的中国城,前后好几条街密密麻麻地座落着几十家中国大餐馆以及礼品店,免税店,中文书店,录像店,服装店等。这些酒店、商店的中文广告牌高高地耸立着,使人一目了然。如果你一下飞机便直接到了中国城,告诉你这是香港你也一定不会吃惊。

然而在这中国城的繁华大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里面,你会时而发现一群群的少年男女,穿着宽大的牛仔裤,背着古怪的挎包,男的梳个中分,女的叼个香烟。(在澳洲,女孩子抽烟者远远多于男孩子,概与风气有关)一眼看上去便是中国人,但他们却操着流利的澳洲英语,打情骂俏,绝不害臊。

久居澳洲的人便知道,他们就是我们常常议论的“香蕉人”了。

这些“香蕉人”往往只讲英语,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牛油、果酱之类的西餐,而且吃得肥肥圆圆的需要经常减肥。他们还跟澳洲的小青年一样,经常夜不归宿,还早恋、早孕,麻烦多多。

我有一个从广州来的朋友老苏,他的女儿在澳洲出生,已经8岁了。一天我去他们家,老苏把他女儿叫了出来向我问好,我同她讲国语,但她一句也听不懂,因为他父母一直同他讲广东话。我只好用英语逗她玩,问她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她一听我讲英语,马上来电了,到她的房间拿了一大堆英文图画来给我看,给我讲,还给我背英文诗歌,象开了闸的河水似的。不一会儿,她妈妈回来了,她问:“妈咪,你今天给我cook什么吃?”她妈妈问:“什么是cook?”她想了一会:“煮嘛”。她妈妈说:“不是告诉过你了嘛,在家只准讲唐话,不准说英语,你怎么又忘了?”她撅了个小嘴,很不高兴的样子。老苏见她生气了,想哄哄她,便拉着她的小手:“过来,到爸爸这边来。”她把小手一甩,“Don’t touch me!”(不要碰我)含着眼泪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有一个从福建来的姓杨的留学生,英文水平还算不错。他的儿子在澳洲出生后,他自认为英文可以,便从小就同他的儿子讲英语。逐渐地,他的儿子长大了,求知欲望使得他的儿子经常问他的父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他的父亲此时才感到他的英语单词量的有限。于是父亲便开始敷衍起来:“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你真蠢!”孩子这样回敬父亲。

有一个中国移民老刘,她的香蕉女儿14岁那年,与她父亲的一个朋友,一个比她年长20岁的“叔叔”,发生了恋爱。她父亲知悉这件事后,对她大发雷霆。父亲要求女儿立即与“叔叔”断绝关系,女儿坚决不肯,声言只爱她“叔叔”一个人,并且是认真的,还举出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例子。父亲被激怒了,啪啪两个耳光扇了上去。女儿抓起了电话,叽哩咕噜了一番,惹来了一大堆荷枪实弹的警察。父亲被警察抓走了。

在警察局,通过翻译,开始了审议。

“你为什么打你女儿?”“她才14岁,便开始同一个比她大20岁的人谈恋爱,并且,这个人是我的朋友。”“14岁就不能谈恋爱?比她大20岁又有什么关系?”“可是,我们中国人,传统上接受不了。”“可是,这里是澳大利亚,你要入乡随俗,不能打你女儿,否则就是虐待儿童,我们有权起诉你。”

在澳洲的中学校里,避孕套是公开发放的,还要给中学生上如何正确做爱以及如何避孕的课。可见澳洲人的性观念是如何开放。

老刘被警察放了。他却被警告不许干涉女儿的私生活,不许打他女儿,否则他女儿再次投诉,他将会被立即逮捕。

老刘气急败坏地说:“女儿犯错误教训教训还要被起诉,澳洲的法律真他妈的要修理。”

后来,他女儿与那人正式同居了。他父母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居住,但干着急没办法。

第一代的移民辛苦创业,打下了天下都不曾忘本。有的老移民来澳洲四五十年了,也不怎么会讲英语,整天要么中文报纸,要么中文录像,其乐也无穷。虽然这也有点太不入乡随俗,但比起那些“香蕉人”来说,我倒是更加同情这些老移民了。

我女儿雅云10个月大了,在堪培拉出生,已经开始呀呀学语。最近,她随了母亲回上海探亲。她外公、外婆把她视若掌上明珠,倍加呵护,我太太要回澳洲的时候,他外公外婆还有我妈妈都再三叮咛我太太,一定要教雅云学好中文。

我心想,我们教,她学不学呢?又想,我们这些第一代具有浓重的中国情结的移民都做古了之后,这些香蕉人会不会把中国都遗忘殆尽了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