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宝桥厂帮困济危重视造血功能
本报讯 扶贫帮困怎样才能变过去单一的送粮送物为贫困地区群众自己动手,脱贫致富?宝鸡桥梁厂在扶贫中既注重救急,更重视其造血功能的建设。日前,厂长肖春华、书记曹连生带队,为地处大山深处的宝鸡县通洞乡小川河村送去了大型磨面机、并在县、乡、村和工厂联合召开的现场座谈会上,决定投资12万元为该村建一所希望小学,投资合作开办木材加工厂。
宝鸡县通洞乡小川河村地处陕甘接壤、海拔1600多米的宝鸡西部山区。46户302个村民散居在20公里长的川道里。不通电,消息闭塞。生活甚是困难。1995年4月,小川河村成为宝桥厂的对口扶贫点后,工厂拿出3万余元为该村架设了高压电线,投资两万余元购置了低压用电线、瓷瓶和人户用的电度表、灯头、开关、灯泡等。
解决了用电问题后,工厂又从解决磨面问题入手,拿出8800元购买了一台新型三辊磨粉机,宝桥厂认为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不能只搞扬汤止沸的送钱送物,应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提高人的素质,为广大群众提供同贫穷作斗争的武器和知识。工厂决定投资12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投资购买设备,合作开办一个木材加工厂,根据群众生活以粗粮为主的实际,再购置一台玉米粉碎机;由工厂免费为其培训木工、电工等技术专业人员,并决定先接收5名村民来厂做工。
(吴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