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参观凯旋门
秦生贤
夏乐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巴黎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左右两栋建筑物对称,南面台阶下是喷水池,喷水高有丈许,水气显出一道彩虹。水池两边是绿色草坪的坡形公园,园内有座对称的石头雕刻群像。草坪上坐满了游人,有的还躺在草地上;有的忙着拍照。因为前不久,巴黎决定向市民开放一片片绿地,撤掉了“勿踏草坪”的牌子,游人可以在草地上散步、玩耍,包括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或小睡一会儿。我们也加入了这个草地休憩的行列。当我头枕在手掌,仰面躺在草地上时,一股微风带着浓烈的草腥味吹来,顿时觉得浑身舒坦极了。但是时间不允许我们有过多的休息,伸伸腰,歇歇脚。便起程朝凯旋门走去。
以戴高乐广场为圆心,向周围均匀地辐射出12条大街,再由一环形马路将其串在一起。凯旋门就建在环形马路中间,这布局把凯旋门的气势烘托得格外雄伟壮丽。罗马人是凯旋门的最早建造者,每当—个重大战役取胜之后,都要以建造凯旋门来做纪念。在巴黎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凯旋门。但只有戴高乐广场上这座凯旋门最大,高49米,宽近45米,厚度22米,中心拱门宽14.6米。
1806年2月12日,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打败了奥俄联军,极为兴奋,为表军功,便于同年8月15日奠下觊旋门的第一块基石。由于种种原因,时建时停,前后经历了整整30年,直到1836年7月29日才落成,这时候,拿破仑已经死去15年了,1840年拿破仑的灵柩曾穿过此门。
我们站在门洞内,门上刻着1792——1815年间法国的战事史和跟随拿破仑远征的286名将军的名字,门面上端有6块描写历次重大战役的大浮雕,其中以面向香榭丽舍大街的那幅《出征》图为最美、最有盛名。凯旋门正下方是无名战士墓,墓前有一燃煤气的长明灯,每天晚上要举行拔旺火焰的仪式,以此来激励后人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从其拱门可到达门顶平台,或登石梯步行而上,或乘电梯上,我们自然是乘电梯了。站在平台上,四周环视,一览12条大街伸展的美姿,树林葱郁,道路洁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路上行人不多,而车辆川流不息。
站在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英雄一世的拿破仑。1806年,当他给这座凯旋门栽下第一块奠基石时,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偏偏没有站在这平台上目睹眼前美景的福气。这也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平生所作事,决不能如来示之誉……想到将来,为大家出一点微力。?
凯旋门夜景 杜帅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