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1月22日
劳动视野
02

关于减员分流的思考

文/王成忠

当前,随着企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步伐的加快,部分职工下岗分流再所难免。企业职工下岗,从客观上讲,是企业某些方面还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生产经营面临诸多矛盾和困境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对企业来说是权宜之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职工而言,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也与社会待业人员有原则区别,它是在就业范围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与劳动力的一种暂时脱节。

分析职工下岗的原因,主要有五点:一是从机关看,机构臃肿,人员过多,效率低下;从基层看,“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突出,机构重叠,富余人员多。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二是在生产经营上,一些企业领导素质较差,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目光短浅,等、靠、要思想严重,任务不饱满,效益低下,经营粗放。三是一些单位控制不严,超定员、超需求,增进了一大批工人。四是一部分职工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不相适应。五是与劳动定额的升降,任务的增减和设备能力的变化有关。下岗人员的数量,则随着企业生产任务、经营方式、定编定员、服务领域诸方面的变化而定。

毋庸置疑,下岗人员是一种现实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是一笔社会财富。积极稳妥地解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是企业各级组织和领导义不容辞的职责。

首先,安排下岗职工的根本出路在于企业更快地发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于扩大经营规模,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走高效率、低成本的道路。但这一切又依赖于企业以优化结构、优化人员、科学管理来实现。

第二,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兴办各种生产、生活或综合性服务行业,打破“隔行如隔山”的界限,开辟新的就业领域。

第三,解放思想,取消限制,放宽政策。打破国有与集体的界限,鼓励和动员下岗人员到集体企业去从事生产经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企业职工可停薪留职、租赁或承包商业饮食服务网点等等。

第四,建立内部劳务市场。对企业下岗职工实行内部待业,在劳资部门挂牌待聘,待供需双方签订录用合同后,重新上岗。

第五,成立下岗职工培训中心。组织下岗职工集中培训,多掌握一套先进的操作技术,使之学以致用,人尽其才,为重新上岗创造条件。

作为下岗职工,也应面对现实,正确对待下岗。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学习和掌握多种技能,在新的岗位上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的才能。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