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2月05日
头版
01

衷心地谢谢你

——大年前夕发生在读者与编辑间的故事

本报记者夏子

1月26日,农历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上午,冬阳灿烂。

“嘀铃铃——”桌上的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

“您好!”

“您好!”一个陌生的男声。

“您是——”

“我是咱陕西工人报的一个忠实读者,西安冶金机械厂的。我发现咱报上一个问题——”

哦,是个关心报纸的热心读者。在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操心着过年的时候,这位读者却还在操心着报纸!我不由得一阵激动——

“谢谢您对报纸的关心。你说吧。”

“我们几个人一块看报,发现12月22日二版,那篇报道西安煤气公司新钢瓶检测线投运的消息,第二段第五行,说西安市政府投资240元对钢瓶检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这240元——”

240元?呀,把个“万”字掉了!真是,丢了一个字,少了二百几十万!太马虎了!

电话那边接着说:“我投资两千四百元、两万四千元行不行呀?要知道钢瓶检测现在可是红火赚钱的买卖呀!”话里不乏揶揄。电话那边还传来一阵“嘿嘿”“格格”的笑声,看来围在电话旁的人不少,有男也有女。

“对不起,那是把个万字掉了。我代表编辑部向您道歉,向读者道歉。谢谢您指正。”

“刚才说笑呢。不要客气,差错也是难免的事。不过,也许是我们太喜爱咱的报了,就希望它什么差错也没有,以后注意,再细心些就是了。——再说点别的,今个给你们打电话,可费事了,打了几个电话,都没人接,几经周折,才打到了你这个电话。光电话费就花了一大摊!”又传来一阵“嘿嘿”“格格”的笑声。

我也笑了:“这电话费由我们报社给你补偿。不能让你为了我们报纸好,劳心劳力又贴钱……”

“唉,你这就说的不对了,怎么你们我们的,这报纸是咱们共同的嘛,咱们的报纸!”

“对,对,是咱们的报纸。”

“不过,要真给钱,那我就来取了(笑声)。说真的,我还没到咱报社去过哩,真想去看看。”

“好呀,欢迎你来报社。”

“那——我现在就来。”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一声询问,一个高个子男子汉走了进来,听声音,就是刚才打电话的热心读者。

我请他坐下,递上一杯热水。他落座后,递上了一张用蓝笔划出错处的报纸。

我们象老朋友一样聊起来。

他说,他叫代胜平,是冶金机械厂福利处的。“我是个工人,家里人也都是工人。工人见了工人报就感到亲,特爱看。我们厂的工人们都爱看咱工人报,常在一块边看边议论。这个差错就是我和我们工会主席刘佩林以及申中苏、路雅丽、王渊龙等几个工友一块看报时发现的。他们委托我与报社联系,给报社同志反映一下,提个醒……”

“谢谢你,谢谢你的工友们。”

“今年,我们厂效益不理想,紧缩开支,订的报减少了,但应广大职工的要求,咱陕西工人报每个小组、每个办公室都订了一份。每次报纸一来,大家都争着看,而且看得很仔细……”

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多么好的读者啊!

说话间,报社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和领导也来了。大家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般亲切地啦呱起来。

阳光融融,情意融融……

经商议,决定发给代胜平及他的工友一笔奖金。代胜平笑了:“还真有奖呀!好,提批评意见有奖,指出差错有奖,凭这,报纸就能办好!这钱,我作主再订成咱的报纸,让更多的工友读到陕西工人报。”

这次受感动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了。我们在心里为他鼓掌,向他致敬!

他告辞走了,我们像送别亲朋好友一样,与他握手道别,目送着他渐渐远去。此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鼓荡着同一句话:有这样的读者,何愁报纸办不好!办不好报纸,又如何对得起这样的读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