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3月25日
经济与法
03

酒类呼唤专卖

今年春节前后,山西朔州一起假酒案震惊了全国,引起了江泽民总书记的直接关注,牵动着千家万户家庭的神经。

朔州假酒案,是近年来发生的又一起制贩有毒假酒,酿成众多无辜群众中毒的大案。朔州假酒,再次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假酒之祸猛于虎!

假酒猖獗已非一日,喝假酒中毒伤亡人的事也非新闻。山西朔州市数百群众因饮用含有过量甲醇的散装白酒而中毒,共造成220多名群众中毒,27人被夺去生命,一些人永远失去了光明,一些人永远无法站立起来。

近年来发生的几件震惊全国的假酒大要案件,大都是以甲醇勾兑食用酒出售牟取暴利造成的。据有关人士介绍:甲醇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挥发性液体,比酒精价格低,带有酒精气味且难以凭感官区别,多用于工业溶剂,常人饮用5至10毫升即可引起中毒,若饮用量超过30毫升即可致人死亡。

我国白酒生产分粮食发酵和食用酒精勾兑两大类,非这种方式制造出来的酒都是假酒。朔州假酒案发生后,在山西等地查获的假酒,都是一伙不法分子利用甲醇和乙醇气味相似的特性,用甲醇勾兑散装白酒,以牟取暴利。这样的假酒,谁沾了它,轻者精神不振、视物模糊,重者双目失明,甚至要命。

管理失控,让制假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近几年酒业可谓兴旺,哪个地方的酒厂建起来了,地方经济就不愁了。因此,谁都想搞,谁想搞谁就搞,缺乏约束,结果盲目上马的多。有的地方一个县有上百甚至过千的酒厂,有的几乎是村村有酒厂,有的村几乎是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一个灶,一口锅,就算是一家酒厂。如此之滥,鱼目混珠,不制假酒才是怪事。据披露,1994年发生的荆门市散装白酒中毒案,当时该市有酒厂近千家,许多小作坊式的酒厂既无卫生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生产环境差。既无技术人员,更无检测设备,白酒送检的寥寥无几。假酒命案发生后,对全市白酒进行突击抽样检查,抽检样品甲醇等指标不合格占8.82%。

行业失管,甲醇的管理也存在漏洞。这次朔州假酒案很明显地暴露出某些企业甲醇生产经销失控的问题。作为甲醇生产厂家的太原化肥厂,无视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甲醇及非食用酒精产品管理的通知,在不了解买方生产的情况下,与其签订销售合同。而合同上字迹潦草,其防范措施只字未提,很不严肃。成交后,又没有及时跟踪其用途,结果销出的甲醇成了制售假酒的帮凶。

对制贩假酒打击不力,查处不严,使假酒经营者成为“漏网之鱼”。打击假冒伪劣,是喊了多少年的老话题,但至今在一些地方仍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在打击力度上,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假酒的危害认识不到位,对打假信心不足,措施不力,使制假者毫无畏惧,胆子越来越大,制假越来越猖獗。曾有一名不法分子公开讲:“假酒抓到就是你的,抓不到就是我的,痛苦一阵子,享受一辈子。”

近年来,用甲醇兑制白酒出售致死人命案,在全国已发生多起,吸取教训,严厉打击制售假酒案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已经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共识。而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随便什么渠道都可以买酒、卖酒,生产、流通环节各自为政所造成控管上的漏洞,从这些年的情况分析:打假、防伪的结果仍是打不胜打,防不胜防。

生活不能没有酒,老百姓离不开酒,国家对酒也没有禁令,要想让老百姓今后饮酒有安全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关专家称实行“专卖”是目前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样可以达到“控制总量、监督生产、确保税收、专门销售”的目的。

据说,目前世界上中国是唯一没有实行酒专卖制度的国家。如果专卖制度真正有那么灵验的效果,老百姓真是希望恢复酒类专卖制度,越早越快越好。

(何菁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