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厂长为啥不“下岗”
关注
报载:郑州啤酒厂原厂长黄清波担任该厂厂长期间,不抓经营管理,偏好歪门斜道,腐化堕落,任人唯亲,仅仅六年时间,就把一个年产值近亿元,年上交利税五六百万元的国家大型二类企业的丰厚“家底”折腾得干干净净,最后只得宣布破产,被一家私营企业收购了事。更令人震惊的是,如此腐败无能的厂长,职工们为告倒他,竟整整告了三年,这个厂长才算正式“下岗”了。读罢,不禁叫人感慨系之!
当下,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已成定势。广大职工充分理解国家和企业的难处,不惜付出巨大牺牲,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厂房机器洒泪而别,汇进了下岗的大潮之中。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则不难看出,之所以造成国企职工大量下岗的现象,除了客观原因外,还有一条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企业管理者的无能和腐败。有一些厂长平庸无能,素质很差,身子在市场经济,脑子在计划经济,把企业推入内外交困的绝境。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和“大锅饭”的体制下,这样的厂长也许还能继续“平庸”地混下去;那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还由此类人物管理企业,则企业不幸,职工不幸。
还有一些厂长,他们当厂长的最初和最终的目的,压根就不是为全体职工谋利益,而是为了利用职工给他的权力,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为自己大捞一把。“腰里别着‘B’,胳膊挎着‘蜜’,手拿大哥大,随地打电话。”工厂的家底全填了他们的“腐败肚子”,至于工厂兴不兴旺,工人开不开资,能不能掀开锅,于他何涉?大不了捞够了再“平调”到别处,继续贪得无厌地当他的厂长,反正厂长又不下岗,可奈他何?“一将无能,殃及三军”,因厂长无能和腐败造成企业破产,职工失业的事时有耳闻。但愿这种“只有下岗的职工,没有下岗的厂长”的现象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