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01日
经济生活
02

利率一低再低余钱投向哪里

文/吴志新

中国人民银行去年两次调低利率,今年自3月25日起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存款年利率平均下调了0.16个百分点,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除勇于吃、穿、用等消费外,余钱投向何处?对此,笔者做了次小范围的社会调查。

股票,由热变冷

居住在西安长缨西路某段的许先生,去年10月底有2万元的定期存款到期,本利合计26000元。当时正碰上利率调整,而暂时又不急用,夫妇俩听说西安某企业正在发行股票,每股1.2元加上手续费1.3元,于是买了2万股企业原始股。笔者对周围21名亲朋好友作了调查,在此前后开户投资入股市的就有8人,占38.1%。另有3人已攒足了资金,争当新股民,只是看到近期大盘不稳,股价走阴,仍在踌躇不定。而其他10人则明确表示,股市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大于收益,决定不涉足股市。

国债,稳妥而可靠

国债具有收益高、风险小、易变现、可上市等特点,在市民中享有一定声誉。马先生1992年购了3年期国债,到1995年还本付息加上保值补贴,加上本金收益率高达171%。尝到甜头的他看到近期国家向社会公开发行千亿元的付息债券,这种在债券上付有各期息票的中长期债券利息较高,且每年付息是较为理想的投资品种,于是今年又买了5万元的付息债券,并劝笔者说:“余钱不要乱投资,国债是‘金边债券’,是最为理想的投资”。持有此观点的市民,在笔者调查范围内比例高达21%。

企业债券,再度受宠

某大型企业正在筹建一项风险小、收益快的大工程,需资金3000万元,而企业一时又拿不出,经董事会商议和有关部门批准,发行企业债券2000万元,首先在企业员工中发行。因为利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企业员工纷纷慷慨解囊,有的还代亲朋好友购买,不到一个月工程资金便全部落实。目前债券投资成为市民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集收益性、风险性为一体的企业债券,已适应了一部分居民的投资心理。另外从往年发行的债券上市情况看,相对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回报还是比较丰厚的。

寿险,又一热点

银行利率调整,为保险公司带来了市场机遇。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机会,保险公司喜中有忧,因为降息使保险公司得到市场与客户的同时,也增加了经营上的风险。于是企业公告栏内频频出现保险公司上门办理储蓄性人寿保险的通知。有位姓宁的保险公司业务员告诉笔者,现在办理储蓄性保险的人数越来越多,同比较上个月增加了130%。一位中年妇女说:“储蓄性保险不但使余钱增值,而且为‘天有不测风云’提供了担保,值!”据调查,除储蓄性人寿保险外,很多市民看好了保费较低、回报率较高的保险市场,纷纷到保险公司办理递增养老保险。

储蓄,不变的选择

利率下调,是和国家物价涨幅持续平稳回落息息相关,尽管利率下调后居民存款的名义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为5.76%)和表面上的收益有所减少,但将存款利率与物价上涨比较,居民的实际收入有增无减。由此可见,储蓄仍是部分居民不变的选择。

当然,随着银行利率下降,也有部分市民看好房屋价格下跌的有利时机,倾其储蓄,选择理想位置,购得一套“安乐窝”;有的市民看好黄金价格下跌走势,以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易于贮藏且不会贬值的黄金制品,不一而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