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4月10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 下岗嫂的故事 吃蛇冠军李红忠 名人解字 悲剧是怎样发生的? 图片新闻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
04

下岗嫂的故事

文/尤升旗

残阳透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缝隙,洒落在街牙上,行色匆匆的路人无暇顾及这个倚在街牙边广告片上的外来嫂。她叫王琴,纺织厂下岗女工,两天前和另一名工友相约,来到这个城市打工谋生。原来谈妥的一家服装厂,要缴纳五千元现金才得上班,这里举目无亲,到哪去筹集这笔抵押金呢?她攥着已捏出汗的仅够回程的路费,心想还是回家吧。

提到家,眼泪就扑簌簌地掉了下来。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现在才倍感家的温暖。可是家里正等着她挣钱来支撑呢。丈夫在一家集体企业上班,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一开学,刚上四年级的女儿就要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全家生活仅靠她可怜的一点下岗金维持着,人家女儿一个个穿红披绿,打扮得花枝招展,自家孩子套着表姐的不合身的衣服,当妈的一阵揪心的酸痛。心一横来到这人地生疏的城市打工,哪知又节外生枝呢?空手回家吧,一想到女儿水灵灵又可怜兮兮的大眼,心里情不自禁地涌起一阵酸楚。另找工作吧,一天下来已跑了七八家摊档、店铺,不是相貌达不到要求,就是自己一无所长。自己三十已经出头,哪比得上二十来岁姑娘的窈窕呢。吃了十多年大锅饭,一直生活在平稳、安宁的环境中,除了挡车外,别无他长,到哪去挣钱呀。

王琴心灰意冷地抚摸着冰冷的广告牌,漫不经心地看着广告画,不由得咽下涌上来的口水,饥肠辘辘,今天才吃一块面包呢。她拖着铅一样沉重的双腿,又惶惶地向前走去。

这是家时装店,老板娘约摸三十四五岁,嘴唇涂得猩红,正在打点服装,看样子准备收市了。王琴惴惴不安地迈上台阶,鼓起勇气怯怯地问:“老板娘,要帮工吗?”老板娘乜斜了她一眼,仍自顾收拾衣服。王琴又补上一句:“哪怕不要工钱,只要供吃供住就行。”老板娘不知看上她敦厚朴实,还是最后一句话起了作用,要去身份证看了看,淡淡地说:“留下试试吧!”王琴还能提什么要求呢,昨晚已在火车站的条椅上蜷缩了一宿,有个落脚之地总比流浪强吧。

工作倒不怎么累,帮助老板娘出出摊收收市,服装价格由老板娘去侃。王琴人又勤快麻利,老板娘蛮欢心。半月下来,处得熟了,原来她们老家在同一个地区,还算半个老乡呢。

一天晚上,王琴照例在店堂里支起简易床,准备就寝,老板娘走过来搂住她说:“大妹子,这阵子多亏了你,我省了不少心,我看你本份,又是老乡,有心帮你一把,你愿不愿另外再找份工作?”这真是求之不得,有啥不愿意呢。老板娘热情地掏出化妆盒,帮助王琴打扮起来。略施粉黛,虽说王琴三十出头,仍有几分成熟的风韵,挎着包,跟随老板娘来到大街。

这是条商业街,五花八门的霓虹灯眨着诱惑的眼,穿过几家大排档,拐进了一家夜总会。撩开厚重的门幔,除了一阵缠绵的乐曲,什么都感觉不到,王琴一脚落空,差点绊倒,幸亏老板娘牵着她,摸索着来到经理室。“吴经理,这个行不?”大腹便便的吴经理正剔着牙,用火辣辣地眼光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打量着王琴,王琴这时感觉好像身处牲口市场。目测完毕,吴经理斜睨一眼老板娘,飞去一个媚眼:“看在老板娘面上,干干再说,可要听话哟”。王琴随即按照吴经理的吩咐去给客人们沏茶。

近来西风东渐,南方人也实行起早9点晚5点的工作方式,夜生活特别丰富,夜总会格外火爆。这家夜总会,歌舞茶座包厢,一应俱全。夜阑人静,客人们歌兴正酣,王琴马不停蹄地周旋于茶客们之间,斟茶倒水。看着这些醉眼朦胧,摇头晃脑的茶客们,王琴浑身不自在,她暗忖,自己算不算三陪小姐一类呢。一直到凌晨三点多钟客人才渐渐散去,服务员们忙着打扫场地,清洗茶具。吴经理走来,拍拍王琴的肩膀,“干得不错。”甩给她一张五十元大票,王琴激动不已,这是自己出门打工半月来,第一次劳动所得,足够全家半个月的伙食费。

第三天吴经理问王琴:学过跳舞吗?王琴摇摇头:没学过。看着吴经理阴沉的脸,旋即说会一点点。吴经理把她介绍给一位肚大腰圆的汉子面前,“这是陈老板,我们的老主顾,你好好照应她。”王琴小心翼翼地给他斟满了茶,不小心溢出来,她听说,酒满敬客茶满欺客,有点不知所措,陈老板大度地说,别紧张,来咱们跳个舞。说着把她拉下舞池。

柔和的音乐好像在催眠,忽明忽暗的灯光使人打哈欠,可王琴紧张得每个毛孔都在警惕着。陈老板酒气哄哄,口臭扑鼻,腆起的肚皮紧贴着王琴,使她有点喘不过气来。陈老板被酒精浸泡的舌头有点发硬,在嘴里直打滚:小姐跳得不错啊!说着使劲捏了一把,王琴羞得想挣脱逃走,可想到吴经理的话,想到要养家,她忍受着。“哟,你害羞的样子,更显得甜人啊。”说着胡子拉茬的脸就凑了过来,王琴连忙别转脸,胡茬刮在了耳朵上。好不容易一曲终了,陈老板看着惊慌失措的王琴,说:“我又不是老猫吃了你。来,坐下吃点点心。”硬把她拉坐在旁边,顺势捏了一把大腿:“刚出来吧,以后会适应的。”王琴忍气吞声地点点头。陈老板第二天再次光临夜总会,这次陈老板将王琴搂得更紧了,结束时,给了王琴50元的小费。第三天陈老板点名要王琴作陪跳舞。随着幽暗的灯光,陈老板放在腰部的手渐渐移向臀部,又滑向女人的禁区。王琴只觉得头皮发炸,血往上涌,她猛地抽出手怒不可遏地向那张毛茸茸的脸狠狠地抽去。当然,这份工作也随着这个嘴巴而告终。

王琴跌跌撞撞地跑回店铺,蒙着头,歇斯底里地放声大哭起来,自己虽是下岗女工,可咱人穷志不短,不干不净的钱不能挣,可是路又在何方?转眼一个月过去了,王琴仍然和老板娘遵守着“只供吃住,不管工钱”的口头协议,干活始终兢兢业业。

在服装店里时间长了,王琴发现一个现象,顾客们挑选衣服的成功率并不高,不是色彩不谐调,就是规格不合适,或者款式面料不顺心。王琴心想,能不能定做呢?档次高的向厂家定做,档次一般的由自己裁剪。她把这个想法和老板娘一提,老板一口应承。于是辟开一节柜台,干起了量体裁衣的营生,高薪聘请了一位裁剪老师傅,王琴做下手,边干边学,几个月下来,生意不错,营业额上升幅度较大,老板娘让王琴抽成些钱,王琴的手艺也日臻熟练,手头也渐渐积攒了几个钱。

机遇永远向进取的人招手。开春时节,有家门面房转让,王琴大胆租赁下来,单枪匹马地开起裁剪店。腆着脸苦苦哀求工商人员给发个执照,开业时,没有张灯结彩,没有鞭炮齐鸣,只请人画了把大剪刀权作幌子。最让人焦心的是开张三天了,竟没有一位主顾上门,看着空落的店铺,想到每月要上千元的开支,不禁忧心如焚。她觉得不能再痴猫守窟了,顾不上什么羞涩、腼腆,鼓起勇气,到不远处的布档去招徕顾客,并当众承诺,不满意不收钱,做坏了包赔。她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帝,迎来了一批顾客。王琴在生活中真切地体悟到,要想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要靠本领,二要靠诚信。

一次,一个莽小伙子指着裤脚管上的疵点,非要让王琴赔不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织造时跳纱产生的毛疵,和裁缝无关,王琴左解释右解释,小伙子横竖不听,还推推搡搡,乱掼东西,引来了一大群人围观。眼看事情越闹越大,影响开业,王琴忍气吞声,掏出五十元作为赔偿费。临走,小伙子还扔下一句:不是你错,你会赔吗?气得王琴差点晕过去了。不过,看客们却对王琴投去赞许信赖的目光。

她在报纸上捕捉到一个信息,在这个老龄化城市里,有上百万60岁以上的老人,老人行动不便,深居简出,试试上门服务如何。她雇了一个帮工搞起了上门服务。人一旦上了点年纪,体态就不那么匀称了,不是发福得臃肿,就是清癯得精瘦,难以买到得体的衣服。王琴的上门服务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生意日渐红火起来。她凭着诚信赢来了顾客的信任。一次她为年近古稀的老师傅做件棉袄,整整跑了五趟。第一次丈量尺寸,第二次将裁好的套片试穿,第三次后片有点吊,第四次胳肢窝有点紧,第五次当场钉钮扣。感动得老人家连夸好闺女。王琴在上门做衣时,顺便免费帮人钉钉钮扣,补补香烟洞什么的,颇得人们的好感。一位退休老干部还帮她装了部电话。从此,她这爿小小裁缝店,稳稳站住了阵脚。在他乡异土,王琴拥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蓝天。这个渠道一拓开,财源滚滚而来。她攥着一大把钞票,不禁流下喜悦的泪水。

王琴,昔日一无所有的打工嫂,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寻觅和摸索,终于完成下岗后的又一次人生定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