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强组织领导 发动群众会战
延安市宝塔区全力治理枣花流域
本报讯 延安市宝塔区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加紧治理枣花流域,使昔日光秃的黄土高原添上了大片大片的新绿,许多果树也开始挂果。这些可喜的成就,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枣花流域属延河一级支流,涉及三个乡33个行政村,总面积73平方公里。治理前这里植被稀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1995年实施治理后,到目前,已累计完成治理面积51.1平方公里,其中农田12.060亩,建果园21.055亩,人工造林36.450亩,人工种草7,125亩,打淤地坝17座,生产道路山山相连,治理程度达到73%。
这个区以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三长”(区长、乡长、村长)办点,层层夯实责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上劳,统一验收,实行工程措施大会战,生物措施分户干,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在保证治理进度和质量的同时,该区还新修农田,当年建成,当年高产。1997年在遭受大旱灾的情况下,项目区内农民人均产粮385公斤,人均纯收入1045元。
各项治理措施完成后,他们狠抓了措施的后期管理,确保效益正常发挥。首先把新修农田和其它治理措施全部承包,拍卖到户,期限30—70年不变,以稳定产权关系。其次,大力推广适时早播、大垄沟种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耕作技术。1996年,该治理区人均产粮680公斤,人均纯收入1450元。虽遭受严重旱灾,但仍是山坡地产量的3—5倍。
(本报记者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