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5月28日
劳动视野
02

那时,他们给了自己一条鞭子

——安康市工业品采购供应站下岗职工创业记事

安康市工业品采购供应站是一个拥有150多人的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国有商业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该站肩负着整个安康市西半片的物资供应工作。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该站连年亏损,不得不采用下岗的办法谋求发展,下岗职工最多时达34人。如今,几年过去,这些下岗职工究竟“混”得怎样呢?经过调查统计,笔者惊喜地发现,这些下岗职工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去年,该站下岗职工营业收入总计已达4000万元,个人纯收入总计超过30万元。

那么,这些经过痛苦挣扎,踏上坚实的创业之路的人们经过了怎样的奋斗历程呢?

下岗时,他们冲向新的生活

当初;不管是自愿下岗还是被逼下岗的职工,他们都把下岗看作是一个分水岭,看成是向旧生活的告别和冲向新生活的里程碑,他们给了自己一条鞭子,鞭笞懒惰的神经。

下岗职工杨厚兴,原来在单位里是开车的,对经营是外行,1993年下岗后,他决心在哪里栽倒就在哪里爬起,在恒大路和恒紫路交接的二级路口开起了批发部。从此,他早起晚睡,拿出很大的勇气和干劲去“改天换地”。功夫不负苦心人,由于经营有方,他的业务迅速扩展,规模不断增大。这期间,他买了客货两用车,送货上门,服务到家,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如今,他又与人合作开起了规模更大的综合批发部,已经成为当地响的个体户。

凡事预则立。这些下岗职工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凭下岗时的“立志”,激励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经营计划是“立志”的具体表现形式。调查发现,大部分下岗职工在经营中都有长期目标和近期计划,有的非常明确地制定出经营的品种和要收到的效果。

创业时,他们珍惜每一个机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大部分在岗职工在捕捉商品经营的机遇方面跟不上下岗职工,这主要是因为两者所处的环境和所持的观念不同。下岗职工面对的是直接得失,他们必须绷紧每一根神经,去抓住每一个机遇,而目前的在岗职工,他们工作再努力再勤奋,也不可能不论时间不讲条件不问报酬地工作,而在这讨价还价之中就痛失了大好机遇,下岗者只要能赚钱,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他们都渴望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至于工作时间、辛苦程度,他们考虑得较少。

胡先红是一位抓机遇的能手,他利用在单位时下乡推销结识客户多的优势,1996年自愿申请下岗经商,频频钻入南北二山推销,购进的货物只需几日便推销完毕,资金周转速度很快,库房几乎没有呆滞商品。有一次,他到西安进货回来,听说双溪镇有一家个体户需要5吨白糖,他不顾劳累,立即包了一个车将货运往双溪,净赚800元。

肖学安是一位理智的商人,更是一位抓机遇的高手。他原来是单位的炊事员,后来干采购,大多数人看不起他,说他没有什么能耐。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干一番事业证实自己。1992年,他承包了单位的一个门市部,在一年时间里,不但向单位足额交付了各种费用,而且纯收入一万多元。此时,他认识到发财的机会来了,果断办理了下岗手续,开了一个付食商店,生意红红火火,不几年便积累了5万元的自有资金。1995年,他觉得乘势而上扩大规模时机已成熟,干脆让在安康地区第一缫丝厂工作的妻子辞去公职,又开了一个洗化兼小食品经营部,并聘请4个人帮忙。如今,他的自有资金达13万元,多次受到税务、工商部门的表彰,还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体户”。

放眼望,外面的世界很精采

汪月于1994年下岗并选定了到外面去创业的路子,他先是到上海找工作,连连碰壁,无奈之下只身来到深圳,经过数次跳槽,去年底,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被爱多VCD售后服务部相中,底薪每月达3000元。最近,他在给单位的信中说:“单位里面虽然安稳些,但外面的世界也很精采,单位以外的事业更有挑战性和刺激性”

有这种看法的人远不止汪月一个,最典型的要数张红梅了。1992年,张红梅下岗到深圳打工,因其工作出众,贡献突出,很快被所在的单位聘为副总经理,1997年,她辞去了公职,在辞职申请中,她说:“公职已经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有能力的人走遍天涯存‘知己’。”

该站的下岗职工除少数尚在徘徊摸索外,大部分都干出了一定的名堂,他们已经看不上单位每月二、三百元的工资,这些人的收入每月都在千元以上。

当然,下岗职工之所以有今天,单位的支持功不可没。该站扶持鼓励职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凡下岗经商的职工,单位给5000元的商品作为铺底资金,一年后以现金形式归还本金,为这些下岗职工创业奠定物质基础;二是定期召集这些人开业务座谈会,根据他们的要货计划,由站上牵头统一购进,以略低于市场批发价的价格供应给他们,形成联手经营;三是单位在需要的情况下,尽快为没有发展机会的下岗职工安排工作,比如,今年7月份,该站商场扩建,将召5至10人回来工作。所以,该站的下岗职工心里非常踏实,因为他们向前有机会发展,向后有单位的温暖。 (柯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