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压“担子”和“挑大梁”
——航天部六五所重视“小字辈”
航天工业总公司165所是我国从事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模拟试验的试验技术研究所,为确保高风险、高代价的试验任务万无一失,下大力气抓好青年人才培养,使一大批年轻、有技术、素质高的青年知识分子陆续成长为科研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带头人,有效地解决了技术人才的断层问题。
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中,165所历来重视通过活动发现一些可塑性强、有潜力、懂技术、肯钻研的青年人才,大胆往他们身上压担子,促使他们在完成重要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继而成长为科研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
在某次大型试验前夕,鉴于发动机地面试验处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振动的恶劣条件下,试验指挥员又必须随时了解掌握发动机工况,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计算机实时显示系统,以便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准确的实时显示。针对这项技术含量高、时间要求紧、任务异常繁重的新课题,该所领导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将此项重要科研项目交给年仅20多岁的青年技术人员勒远宠,并为他的开发研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领导的信任和理解,使年轻的小靳倍受鼓舞,他日夜奋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资料匮乏、涉及面广等诸多困难,利用仅有的一点资料,仔细研究,虚心请教,反复比较设计,终于成功开发出该系统。为发动机地面试验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压担子,短短的几年间,小靳从一名勤学上进的青年成长起来,先后数次在《计算机应用》、《国防科技大学学报》、《计算技术与自动化》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次荣获基地、所级技术成果奖,成为该所最年轻的工程师和中层领导之一,1996年,他被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航天百优青年”光荣称号。
由于165所多年来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想方设法为青年职工的成长创造条件,使全所的年轻人中形成了一股勇于钻研、不怕吃苦、敢于打硬仗挑大梁的良好风气。
在长二捆火箭发射前夕的一次抽检试车中,一台进口的TP—55视频打印机突然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着试车速变参数的处理,甚至会延误抽检试车的顺利进行,经与国内几家维修公司联系,均被告知无法修理;与代理商联系,被告知需数万元修理费,况且也无法保证时间,情况异常严重。这时,该所年轻的工程师王顺利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了维修任务,在资料匮乏的不利条件下,他猫在条件简陋的单身宿舍里,一点点绘图纸,分析原理,检查元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几夜的鏖战,终于取得了突破,顺利找出了损坏的元件,只花了几元钱就修好这台打印机,保证了试车的顺利进行,为此,所长特别奖励他一千元,并号召全所青年向他学习。几年间,凭着这股子劲,他始终知难而上,勇挑大梁,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多项技术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先后被评为所级先进工作者、基地青年突击手,成为发动机试验测量技术岗位一名过硬的技术骨干。
(沈利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