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16日
公众视角
03

读书情结

徐慧屏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住在森林的小木屋里。那时候林业职工条件非常艰苦,林场还没有发电设施,每月地方电影队到林场来放映两次电影,(当然林场是要付钱的)那就是林业工人最奢侈的精神享受了,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喜欢上读书的。

刚走出校门的我,读书没有什么目的,没想到将来要写点什么,更没有想当作家这样远大的理想,纯属精神愉悦。那时候读的书,大都是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巴黎圣母院》、《简·爱》等等,还有古诗词。读书也是跳跃式的,记得当时读《红楼梦》、《三国演义》,不认识的生字很多,查字典又觉得浪费时间,总是想知道书中故事人物的命运发展,所以就干脆见了生字就跳过去,继续往下读。每天下班以后,别的女孩子学织毛衣,用钩针钩桌布,可我偏不爱干女孩子干的事情,整天呆在宿舍里看书,或躺着或坐着,天黑了,就点上煤油灯,点上蜡烛看书,一本一本,乐此不疲。我被书中那离奇曲折悲伤或美丽的故事深深吸引,被男女主人公的幸福和不幸深深吸引,常为他们流下感动的泪水。

可林场就寝时间有规定,每晚九点钟必须熄灯,还有人查夜。再说,晚上点灯时间太长,发的煤油也不够用,我那时是想用完了再买的,可又如何应付查夜的人呢。思来想去,只好在查夜人来查时,赶快吹灭灯躺下,约半小时后又爬起来,那煤油灯是用墨水瓶做的,我就那样匍匐在被窝里,把枕头挪开,煤油灯下面垫一本书,放在床上放枕头的地方,再用一本书立起来,把灯光遮住,或看书或写日记。伏在被窝里看书脖子和胳膊是很容易疲倦的,因为胳膊得圈起来撑住上半身身体,有时候胳膊酸困了,脖了困了,就翻过身来,仰躺一会儿,这样又容易睡着。有几次,遮挡灯光的书倒下来,把油灯砸灭;有几次,我看着看着就困了,匍匐在那睡着了,灯火烧着了我额前的流海。第二天,迎来女友们善意的笑声。

这样读书容易引起火患,我只好抓紧白天下班以后的时间读书。记得那时除读中外名著外,我还非常喜欢唐诗宋词,我每次读完诗词还将作者和诗词抄在笔记本上,那笔记本至今我还保留着,有一本笔记本的第一页上就写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吟”,现在我已想不起来这两句话是从哪里摘抄的。

夏天的早晨天亮得很早,天一亮,我就爬起来,给自己订下一个计划,每天背一首唐诗或宋词。夏天森林的早晨真是太美太幽静了,我们的小木屋被四面碧绿清翠的森林拥围在山峦的怀抱里,小木屋的后面是一条清澈的蓝色的小河,空气中散发着清新湿润带着清凉雨线和花香的气息,呼吸着这样沁人心脾的空气,听着不知名的鸟儿的悦耳婉啭的歌唱和小河的淙淙流淌,看着满目葱绿的青山绿水,我自己也觉得成了诗中人画中人了。

也许是受了美丽而又神秘的森林的诱惑和启迪,我开始有选择地读书,除读中外名著外,还读了一些哲学和历史方面的书,一面读书,一面有了想写些什么的冲动。从开始学生式的作文,到逐渐有了些文采的诗和散文。我的第一首诗就是在森林小河边写成的,我的第一篇散文和小说就是在那爬满青藤的小木屋里完成的。后来,我离开了那片森林,挤进了城市的人流。虽然再也不会有那样幽静的读书环境,再也听不到鸟儿的欢唱和小河的流淌,再也无法领略到漏进林隙的一束束五颜六色的光柱,可我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我爱上了读书,并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这些年来,如果说我能写点什么,这确与当年在那大森林里自觉不自觉地读了一些书有关。

感谢你,那最初给我智慧给我启迪的一本本书!感谢你,那鸟语花香的读书环境!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