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托管之后
本报记者李春健
汉中通用机械厂是一个具有40年历史、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的国有企业,拥有400多台(套)一流的生产设备、宽敞的厂房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却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汉中收获机械总厂,早年是由通用厂选派8名不同工种的技术骨干铸就壮大起来的农业机械制造厂,如今竟然托管了“母厂”,社会各界议论纷纷,拭目观注——
当虎年钟声敲响之际,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主持了汉中收获机械总厂对汉中通用机械厂实施资产租赁、人员托管签字仪式。消息传开,汉中古城议论纷纷:汉中收获机械总厂不就是前些年从通用厂调了几个技术工人,从三间寮棚开始搞制造的嘛,它哪有通用厂资产多?小马拉大车,通用厂能服吗?通用厂离退休人员多,欠下职工的工资多,欠下银行的债务多,那么沉重的包袱它们背得起吗?……。直到现在,包括职工劳动报酬在内的各种议论从来就没有休止过,一直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和观注焦点。
六月初,记者专程赶赴通用厂采访。
创建于1958年,以生产农业配套产品而著称的汉中通用机械厂,为我国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出过卓越贡献。后来工业机床的开发生产,把通用厂推向新的领域,技术装备实力雄居全国同行“十强”,为通用厂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90年代初,机床行业激战,通用厂几经拼搏,最终厄运难逃,流动资金严重亏空,企业负债率高达184%;银行停止放贷;债主接连上门逼债并不断诉诸法律解决,法院冻结了帐户、扣封财产;有关部门停水、停电;盗贼趁机打劫,拆卸设备零、附件及电线。1993年初冬,多年顾客盈门的工厂日趋冷落,职工得心应手情同手足的机器渐渐停止了转动,多年辛勤浇灌的厂区花园杂草丛生,唯独厂区门外那排伴随通用人一起成长的梧桐树上凋零残留的枯叶,在凛冽的寒风下摇曳……。
在那难忘的1400多个日日夜夜,通用人经历了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剧烈阵痛,为了生存饱经酸甜苦辣。他们满脑子成熟的高新技术成果,掌握着精良的生产设备却无用武之地。他们茫然、徘徊,寄予复苏的神情和希望,曾尝试过多种救厂方案,虽经1995年调整的领导班子艰苦努力,但都因资金枯竭而事与愿违。
1997年,三年前带领职工背水一战,把企业从濒临倒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扭亏为盈的汉中收获机械总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明万寿,构思出了对通用厂实施资产租赁、人员托管的建议方案,这种方案至少省内没有先例。他把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产组合,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作为追求的目标,把救厂复厂保持社会稳定作为己任和出发点。建议方案虽然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两厂职代会共同认可,但实施过程却是坎坎坷坷。
明万寿带领两厂一班人,多次深入两厂职工中去解释、动员、说服、引导,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诚恳待人、公平处事,联厂、联心、联动、联利的“四联”治厂宗旨。在管理和干部使用上坚持一把尺子论长短,一个标准定是非,建立了一个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合并了同类科室,同比例精减行管人员,把150多名非生产人员逐步充实加强到生产一线;合并同类车间,迅速首批安排原通用厂477名职工复岗;实实在在地稳定了职工情绪,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复岗职工月薪最高的拿到了700元以上;离退休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全体在册人员的社会统筹和失业保险均按有关规定如数交纳;还补发了通用厂过去所欠职工的三个月工资;从此,通用人抬头挺胸,施展才华,奉献聪明才智。今年1—5月,创造工业总产值17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同时研制开发批量试制出了铁路专用锯轨机,再现通用人的魅力、收获人的胸怀和总厂领导的卓识。目前,生产任务饱满的通用人,似虎归山,似鱼得水,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忘我的斗志,夜以继日地默默耕耘着……。采访结束,返程之前,一位在厂区门口等待已久的职工激动而由衷地告诉我:省委书记李建国来厂看望困难职工时,拉着明厂长的手肯定地说:“你办了一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