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07日
社会瞭望
02

时刻警惕着

——铁路乘客屡屡被盗的思考

警惕是人生生活的法则,这是很多人都懂得的道理。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

有的人只图办事方便,不从安全着想。随身携带大额现金和贵重物品乘坐火车,乘警有义务为乘客保管重金和贵重物品的责任,却不找乘警。钱物被抢、被盗后,才去求助乘警。这样警方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侦破,案子破了,钱物能如数追回倒也罢了。但有的已被犯罪分子挥霍一空。再说,警方的破案率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这对被害人来说,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是个损失,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

现在商家为了促销,在市场上兜售所谓“防盗裤头”,人们穿上它装人现金,似乎就平安无事,这完全是一种幻想。从公安机关受理的抢劫和盗窃案件中得知,有不少人出门旅行或办事,穿上这种裤头装入现金,结果还是被抢、被盗。笔者曾参与此类案件的审理,听了犯罪嫌疑人这样交待:“穿上‘防盗裤头’装入现金,并不能改变人体腹部鼓起的特征,这实际上是给我们传送了信息。”此事难道不该引起人们的深思和警惕?

坏人脸上未刻字,他们混迹在人群中,很难识别。再加上他们往往以好人的面目出现,容易迷惑群众,这就需要人们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范。一些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不断地变换手法,为了寻找作案目标,想方设法,有意找话题接近你,和你亲近,拉老乡关系,进而给你食品吃,给你饮料喝,给你香烟吸。可是在这些东西里,他早已放进了麻醉剂,当你用了这些东西失去知觉后,他就下手作案,等你苏醒过来,他早就逃之夭夭。这叫占小便宜吃大亏。兰州铁路公安局刑事侦察处1998年3月30日的协查通报,就记载了这样的事实,由西宁开往上海的378次直快旅客列车运行到天水至宝鸡区间时,9号软席卧铺车厢7号包房发生一起特大抢劫案,犯罪嫌疑人用易拉罐饮料骗同房两名旅客喝下,致使昏迷过去,趁机抢走了人民币3.7万元,爱立信手机二部,价值人民币1.2万元。

还有的人自作聪明,认为随身携带大额现金和贵重物品乘坐火车,只要伪装好,就平安无事。有这种想法的人,他们把自己装扮成贫民,把现金和贵重物品用报纸或其他东西包好,装在破旧麻袋或蛇皮袋里,放到行李架上,就高枕无忧了,而这种做法早已被犯罪分子所识破。

人生旅途需要警惕,人生旅途呼唤警惕。人人都应该保持高度地警惕,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现行迹可疑的人,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这样犯罪分子就无空可钻,营造一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章谋发) 22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