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有源头活水来
——西安铁路分局实施再就业工程侧记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铁路系统的用工制度只讲用人方便,不讲减员增效,实际用工越来越多,开支越来越大,落后的不合理的用工制度造成职工队伍庞大、效益低下。西安铁路分局管辖营业线路1489.2公里,却拥有8万名干部职工。铁的数据表明:减员提效是大势所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西铁分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减员分流与再就业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使以减员增效为突破口的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他们经过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在落实减员增效工作上疏通了三条渠道:一是控制人员总量。严格控制地方和外单位职工调入,把好人口放开出口,制定优惠和奖励政策鼓励职工劳务输出和人员调出。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基层站段兴办实体,广开门路,多渠道分流就业。三是大力清理、清退临时工、劳务工,由职工顶岗,精干主业队伍。同时,把在职教育培训作为劳动力资源更新、开发的核心,开办了以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为主、强化职工技能的培训班,对在职职工进行轮训,形成竞争上岗的“环流”格局。
渠道通,活水来。西安工程公司从机关做起,按照“精简效能、机构合并、因事设岗、以岗定人”的原则,将原机关16个部门精简为6部1室,机关人员由103人精简为57人,未被机关聘用的人员通过劳务输出,转岗搞多种经营或分流第三产业。宝鸡车务段地处两宝山区,管辖的31个中间站都分布在山区沿线。原来各车站伙食团的炊事员都是临时工,在减员转岗中,他们清退、解聘了原有的临时炊事员,安排了20多名下岗职工,节约成本10万余元。西安供电段了解到春兰集团根据销售业务发展的需要,打算在西安地区招聘部分员工的信息后,及时与他们联系,通过双方友好协商,西安供电段向春兰集团输送60名职工。经过培训,这些职工在西安开办门市部进行安装、维修和导购服务工作,使分流职工高高兴兴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再就业工程的启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为西铁分局的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宝鸡车务段不断开发新的经营项目,他们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宝鸡市各饭店大量需要肉鸽,就在杨家湾建起了一个肉鸽厂,养鸽1500余只,并聘用本段一位擅长养鸽的职工担任厂长,养鸽厂的创办,不但解决了7名下岗人员的工作,还带来了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略阳建筑段作为将要与主业剥离的部门,在多渠道、广就业上大作文章,他们在搞好物业管理的同时,走出铁路闯市场,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条件,在分局的支持下投资31万元,建成了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的略铁综合市场,既安置了富余人员,每年又可创利润12万元。他们还兴建了“饮食一条街”,开办了干洗店、冷饮厂,办起了锅炉安装队、防水施工队等经挤实体。如今全段390名职工,已分流100多名。 本报通讯员于泳 本报记者田勇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