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政府采购——
- 电话可否读秒计费
- 铁路乱收费数额惊人
- 中国劳动力知多少
- “低成本扩张”也有陷阱
- 国家工商局重点整治十类商品
- 教育部门腐败抬头
- 如何建设自己美好家园深圳赋予市民四种权力
- 今夏为何雨水多
- 下世纪塑料币将代替纸币
- 国家工商局制止恶意商标抢注
- 手机标价有玄机
- 降息对股市有何影响
- 上半年贷款投放逐月加快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3.15”忠告
- 物价持续回落亦喜亦忧
- 海洋地质专家预言第八大洲2050年将重现
- 任期内也不妨实行审计
- 九十年代乡村“新闻”
- 谁说(王海)无权打假
- 国人相信人民币
- 何时介入邮市为妙
- 南京降低企业改制成本
- 《执业医师法》明年5月实施
- 长江每年带走一百万亩耕地
- 台官方出版地图首标大陆行政区
政府采购——
一种新的(消费方式)正走近我们
“政府采购”,这个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还相当陌生的新名词,最近正在中国经济界迅速流行。别以为它只是政府的事,按照这把精明“算盘”的打法,国家、集体、个人都将受益无穷。
什么是政府采购?
中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所需物品的方式,是由财政部门每年根据预算层层下拨经费,各支出单位根据需要自行购买。在这种分散采购方式下,采购资金脱离了财政监督,出现了盲目采购、不公平竞争等种种问题,也因为透明度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而政府采购并不是简单的消费行为,不像“炊事员进城买菜”那样,由着“炊事员”爱吃啥买啥。它更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种采购资金纳入统一帐户,受到财政部门全方位的监督。
招标,政府采购“重头戏”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金额平均每天约达20亿元,而政府“消费”用的大多是财政预算资金,即纳税人的钱。既然用了纳税人的钱,那么,这笔钱怎么用,都应该对纳税人有个交待。政府采购制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的一个主要实现形式便是招标。
1989年曾有一家医院花65万美元,从日本引进一套心血管数字成影装置,但对其性能、技术要求等却知之寥寥,结果安装后无法正常使用,扔掉成了一堆“破铜烂铁”。上钢一厂改造厂区项目,原来的预算是2000万元,经过公开招标,一家单位开标出来只要1500万元。国际上普遍承认,政府采购通过实行公开招标,平均可节约采购费用10%。以此推算,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每天可以少花2个亿!
采购法应早日出台
政府采购制度要在我国真正步入轨道,还有很长路要走。仅从上海来看,去年重点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达400亿元,但通过招标采购的项目却不足7%。阻力来自政府部门内部,有的部门大手大脚惯了,突然在采购时有那么多双“眼睛”盯着,自然感觉不舒服。
对此,有必要呼唤政府采购法的早日出台。
(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