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下岗军嫂尚丽霞:织出新的天地
尚丽霞和众多下岗军嫂一样,四年前,尚丽霞从甘肃景泰县机械化养鸡厂行政工作岗位上下岗,经过痛苦的思索,尚丽霞开始冲破世俗的偏见,转变择业观念,闯起市场来。她卖过羊肉串,摆过小吃摊,做过服装生意,由于没有经验,都失败了。在向市场交了2000多元学费之后,她打听到老家景泰县羊毛衫厂效益不错,销路也好,经调查驻地市场,发现还没有一家搞毛衣加工的,尚丽霞顿觉心头一亮。她很快与羊毛衫厂联系去当学徒,在基本掌握了毛衣编织技术之后,尚丽霞就着手在部队驻地筹办毛衣编织店。
创业的历程是艰难的。尚丽霞好不容易凑到2万多元。她就马不停蹄地去西安、上兰州。由于长期奔波,疲劳过度,加上气候不适,发高烧连站都站不起来,最后,硬是咬着牙买齐了设备,与招聘的五名职工签订了用工合同,办起了“丽霞毛衣编织店”。随后又抱着大包小包,走门串户,到商店、下乡村,一件一件搞推销。
4年过去了,尚丽霞编织出了一片生活的新天地。她的“丽霞牌”系列产品以手感好、不缩水、耐穿耐用受到顾客的公认与喜爱;驻地华元商城常年与她签订了供销合同,产品供不应求。富裕起来的尚丽霞,并没有忘记其他未就业的军嫂姐妹。近几年来,先后接收了8名随军家属到编织店上班,20多名随军家属在她那里学会了纺织技术,并有4人也单独开了编织店。
尚丽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为丈夫安心服役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后院”环境。尚丽霞的丈夫唐永新分管的军械工作连年受到上级表扬,去年荣立了三等功,今年4月又被提升为科长。9岁的儿子唐乐也连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图一:几年的磨练,排除编织机故障,她们得心应手。
图二:每件产品尚丽霞和姐妹们都要严把质量关。
图三:“这是我爸爸的功勋章”,9岁的儿子神气地说。
传顺占业作纽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