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01日

陕西工人报头版 我省各地各界群众继续向灾区捐款捐物 长江上游天然林一棵都不能砍 省运会胜利闭幕 程安东、贾治邦到蒲电视察工作 九江:“开学”两字好沉重 走近刘建堂

当前版:第A1版:头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头版
01

走近刘建堂

战士的日常生活并不都是可歌可泣的。西安铁路公安处拓石车站派出所胡店车站责任区民警刘建堂就是这样的战士。

二十七年了,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血光剑影的大案,刘建堂平凡得如同这千里铁道线上的任何一块道渣石,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战斗岗位。

1998年8月28日,西安铁路分局在南郊文化宫隆重召开了有千余名民警、职工参加的表彰大会。陕西省政法委、陕西省公安厅、铁道部公安局、郑州铁路局的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由铁道部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张玉秀宣布:经公安部部长贾春旺批准,授予刘建堂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享受全国劳模待遇)的光荣称号。宝天线轰动了,陇海西线轰动了。面对这一殊荣,当年走出山外将刘建堂几近遗忘了的人们,这才想起了他,议论起他做过的似乎微不足道的好事……

刘建堂,一个普通的中共党员,就这样从山里向我们走来。1971年,刘建堂从部队复员,成为一名光荣的铁路警察后,被组织安排到胡店车站责任区驻站。

简陋的平房,摇曳的煤油灯。一觉醒来,刘建堂洗脸时才发现忘了带牙刷、毛巾。可这里连一家商店都没有!车站的工人师傅告诉他,日常生活需要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都得乘车到宝鸡去买。胡店车站每天只有一对客车停留,一个往返下来就得三天!

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刘建堂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所担负的铁路公安保卫工作中。

迈开双脚,刘建堂跋山涉水,对辖区沿线两侧五华里的5个自然村,400余户的人家逐一走访,经当地派出所核对,搞清了居住人口,掌握了可能危及铁路安全的重点人。顾不上脚下打泡,他又用脚开始对自己管辖的线路一步步地丈量。14公里的线路上,就有24座桥梁,15个隧道,25个涵洞。每次外出,都要背上一个装了馒头的挎包,一个军用水壶,一个笔记本,一支手电筒。一截姆指粗、一米见长的木棍是必需的,在数里长的隧道里,伸手不见五指,手灯光微若游烛,木棍就派上了用场:一头握在手里,一头搭在一侧的铁轨上前行,行走在道心里的人就自然地和铁轨保持了距离,以免摔伤碰伤。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刘建堂对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状况和线路设施便烂熟于心,牢牢的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1988年9月上旬,一四川农民携带90余斤生漆沿铁路行走时,遭到两名歹徒抢劫。接报案后,刘建堂迅速赶到案发现场,根据受害人反映的作案人体貌特征和语言习惯,他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家住现场附近的天水市东岔乡杨元村两名重点人岳元存、李德元两人。顺藤摸瓜,经受害人秘密辨认,确系岳、李二人作案无疑。当冰冷的铐子锁住了岳、李二人时,从发案到破案仅用了3个小时。

据统计,这些年来他共破获各类案件百余起,查清治安案件6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94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4.6万元。

从英姿勃勃的青年“小刘”到早生花发的中年“老刘”,群众对刘建堂的称谓慢慢地变了,但他一往情深的爱民传统却一直没有变,一位姓李的工人师傅说:“这些年来,老刘为群众做的好事,真象那吐鲁番的葡萄,一串一串的数不清!”

胡店站区的人们目睹着刘建堂为82岁高龄的颜庭芳夫妇所做的一切,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老人身边无子女,刘建堂就承包了他家挑水劈柴的体力活,二十多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天水市东岔乡南山村农民郭经昌不会忘记:当他的儿子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之时,刘建堂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他家,将孩子的学费和学习用品送到了郭经昌手中,深情地说:“咱们就是再苦,也不敢耽误孩子的上学啊。以后有困难,你只管来找我!”

刘建堂以无私的奉献,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职工群众对他工作的大力支持。

1997年7月6日,宝鸡县胡店乡铁家岭村农民孙别宝在铁路边劳动,突然发现一棵长10米许、粗约30公分的大树被风刮倒,横摆在两根钢轨上。正在这时,71次特快列车急驰而来。紧急时刻,他边向列车急跑边摇动着手里的毛巾,司机见状,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大事故。事后,有人问及孙别宝是怎么想的,这位憨厚的山民说:“保证安全是公安老刘的事儿,也就是咱们自己的事儿呀。”

刘建堂有两个儿子。妻子姜淑凤是胡店铁小的老师,对爱人的工作非常支持。刘建堂为了工作经常顾不上回家,姜淑凤就将孩子先后托付给北京的姥姥,一年难得见上两面。

1983年严打,刘建堂抽调到宝鸡参加破案。关键时刻,姜淑凤抱着年仅3岁的儿子来到宝鸡,一见到刘建堂就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原来,孩子姥姥打来电报,说在北京上学的大儿子不慎煤气中毒住院。怎么办?“9·11”特大抢劫案正处在攻坚阶段,作为骨干的刘建堂撤下,此案就有可能因此而搁浅。刘建堂咬咬牙,为妻子办理了去北京的火车票,让妻子去看望照顾大儿子。看着列车驶出车站,他又流着泪到邮局,向孩子姥姥发去电报,寄走现金。“9·11”特大抢劫案案刚刚拿下,刘建堂又开始了柿树林车站的货物列车运输物资被盗案的侦破。

祸不单行。关节眼上,刘建堂又收到老家电报:母亲病重,速返!看到电报,刘建堂一下急得嘴边起了泡,回家探母,理所应当,可这起案件发生在他所管辖的柿树林车站,只有刘建堂对附近的作案嫌疑人知根知底,贻误了战机,作案分子就会逃之夭夭!专案组长劝他:“你抓紧时间回去看看!”刘建堂沉默了一会,终于坚决地摇了摇头。在以后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里,刘建堂与他的战友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终于破获了这起价值2万多元的特大货盗案,抓获了5名长期作案的货盗分子。案破之日,累得黑瘦的刘建堂急急赶往老家,一进门他就惊呆了:母亲因为治疗不及时,已经双目失明!刘建堂这位钢打的汉子一下扑倒在母亲的身边,捶打着自己的脑袋喊:“妈,你就狠狠地打儿吧……”

1986年,公安处一位领导到胡店车站找刘建堂谈话,准备提拔他作拓石车站派出所的领导。是夜,刘建堂辗转反侧,他想:“所领导大小是个‘官’,对有人来说,简直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组织上这样信任我,可自己文化程度低,带不好队伍,岂不辜负了组织的厚望,影响了党的工作!”于是,他又赶到所里找处领导,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文化程度低,还是把领导工作交给文化高的年轻人干吧!”刘建堂的妻子姜淑凤系北京知青,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他们全家人都可将户口转到北京,并为夫妇俩安排工作。听到这一喜讯,远在北京的两个儿子也高兴得直跳。姜淑凤开始整理打点返京的行李,刘建堂突然冒出了一句:“不回北京行不行?”姜淑凤一听这话就火了:“你在这山沟沟里还没呆够?咱们是依照政策规定返京,天经地义,还怕谁说东道西不成!”刘建堂不吱声了,也开始打点行李。周围的职工群众听到这消息,都纷纷赶到刘建堂家中祝贺,有的还送来了山货干果。只有长期受刘建堂照顾的老人颜庭芳紧紧拉着他的手不放,流着眼泪却说不出一句话来,面对此情此景,刘建堂夫妇也红了眼圈。只有在这时,刘建堂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的生命之根,早已深深地扎根在胡店这个偏远小站;二十多年的工作中,他早已把对事业的执著和这里的一切溶为一体,不可分离。

一个月后,当北京宣武区政府干部调配科的调函分别发送到刘建堂夫妇单位时,微笑着的刘建堂夫妇又一次回绝了这被世人看来的“天赐良机”,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刘三余)23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