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09月10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老实人 怀念情人桥 西凤酒 姑娘手 东湖狮 图片新闻 沉船事件 广告 民工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民工

(散文) □文/王国华

以前我在本市的一家公司工作。我们的宿舍设在办公楼旁边,是一座两层小楼,下面是锅炉房,上面是宿舍。

有一天,宿舍楼下忽忽啦啦来了一群衣衫不整的民工。他们在那儿搭上脚手架,搬来大批大批的木料、钢筋,还有电锯、电焊枪什么的,并且搭了一个简陋的小窝棚,安营扎寨。听说他们是要装修我们的办公楼。

他们的口音听上去很浊,大概是河南人。他们都二十多岁,有的长得很高,五大三粗,象黑铁塔,一晃一晃地走来走去。而大部分却很矮很瘦,明显是营养不良或者是由于过重的体力劳动阻碍了他们的成长。但是不论健壮的或是瘦弱的,都扛一米多长的钢筋,一大捆有百十斤重,他们扛在肩上,风风火火地走,有时嘴里还吹着口哨。

自从他们驻扎进来以后,我们便很少睡安稳觉。那时是夏天,我们下了班以后到水房冲个冷水澡,抽支烟,然后几个人坐在床上打扑克。十来点钟,渐渐也有点凉快了,便各自回去睡觉。正在这时,楼下的电锯响了,大声地嗡嗡着,简直是震聋发聩,那是民工们在加夜班,忍到半夜,睡在隔壁的一个保安员急了,爬起来对着楼下破口大骂。电锯停了一会,又犹犹豫豫地响起来。这时隔壁便扔下去一个酒瓶子,落在地上“啪”地一声碎了。随着这声炸响便是一句:“乡巴佬,找死啊!”楼下寂静无声。

其实,隔壁那些保安员也都是从延安农村招来的。

早晨四五点钟,楼下又喧闹起来。那些民工从一楼往二楼运砖,他们大声地谈论、说笑、争吵、谩骂。楼上又扔下去—个酒瓶子,啪,碎了,楼下没动静了。

我们下班的时候,能看到那些民工在吃饭,他们蹲坐在地上围成一圈,一人一盆白菜炖豆腐,那汤是清的,可以猜测到一点油水也没有。他们每人面前—个塑料叵萝,里面盛着三四个黑乎乎的馒头,他们狼吞虎咽着。那模样,让人会不由地想:他们真能吃。

有时活少了,他们便随便地坐在潮湿的水泥地上,眼睛迷迷茫茫地看来来往往从他们面前走过的人。每当这时,我就心有所动:他们在想什么呢?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吗?

一天傍晚,我看到两个年轻的民工站在楼梯角。—个人搡了另一个人一下,另一个也不说话,愣愣地看着他,眼里闪着说不出的恐惧。搡他的人马上又往前走了一步,“啪”一巴掌打在他脸上,声音很脆。这时候又过来—个民工把他们拉开了。打人的民工嘴里还骂骂咧咧地嘟囔个没完。

噢,他们也有自己的悲欢和无奈,他们也有痛。

又有一天,中午时分,一辆狂鸣着的警车停在我们楼下,跳下三四个警察,惹得附近家属楼里的许多人都跑过来围观。据说有两个民工在某个宾馆偷东西被查出来了,这些警察是来抓他们的,警察把所有的民工召集在一起,一问,那两个民工早跑了。警察就把剩下的民工给骂了一通。吓得他们个个噤若寒蝉,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这以后,那些民工走动时脚步变轻了。说话时,那侉里侉气的乡音也收敛多了,他们该知道在城市里是有很多禁忌的。

上班时,我和我的同事们穿着西服,头上抹着发胶,夹着皮包,道貌岸然地从宿舍楼上下来,走到办公楼上去,我们目不斜视地从那些民工中间穿行过去。民工们见我们过来,赶忙把路上的钢筋抬到一边去。他们常常以艳羡的目光看着我们优雅的姿势。

但他们哪里知道,其实我们这些人也在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我们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只不过,我们多了一层包装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谁活着又是轻松的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