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敛起散落的零钞
□张教述
随着经济交往的频繁和增加,人们愈发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零钞的缺少,会引起一些不必有的烦恼。
在西安市的一些公用电话亭上,都贴有这样一张纸条:零钱自备。一旦没有零钱,潜在的意思就是,自己看着办。而在食品杂货店设置的公用电话情况就变了:售货员会喜滋滋的用你并不需要的一次性打火机、水果糖等物替代找零。若你打算乘坐无人售票公共汽车而无零钞时,你就必须不怕拥挤、遭人白眼地站在车门旁,直到截住别人未投进柜里的零钱。
工商银行西安市青年路储蓄所所长王俊海说:“近年来,附近单位和储户,前来兑换零钞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们都尽最大可能地予以满足,但是数量一大,我们显得无能为力。让人头痛的是,有时零钱短缺,给我们的业务也带来很多的麻烦,比如计息付息。那是绝对不能马虎的。”他告诉笔者,在每月初,他都要到上级行筹措、或通过员工家人筹集相当数量的零钞,给那些开办了《代发工资》业务的单位、企业,提前配置。
像青年路储蓄所一样,许多重信誉的单位和商家为了零钱纷纷拿出了各自的高招。《秋林公司》提倡在售货没有零钱时,利益的天平一定要向顾客倾斜。一些饭店、酒家,餐饮费在元以下的只显示,不收取。本市南郊一家新开业的购物中心,则要求员工下班后,自行想法以整换零,保证第二天柜组销售的找零。一辆中巴车上的售票员说:“我每天上班都从家里带些零钱上车,实在不够,就动员车上的乘客互换零钱。”
人们为零钱想尽了办法,绞尽了脑汁。是市场投放量不足吗?日前笔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市分行,据有关部门介绍:“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每年投放的辅币(元以下的零钱)数量并未减少。仅西安市而言,投放量是能够满足市场流通需求的”,那么,零钱缘何一阵阵的告急?业内人分析了其中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人的眼中,零钱失去了应有的重视,更有甚者,随随便便就把一些残币丢弃了;有人盲目地认为零钱可以增值。无论年份、面值合适与否,统统收藏;许多中小学生有使用“朴满”的美德,却不习惯在一定数量后,到银行里兑换大钞,还有一些人把零钞制成工艺品出售,牟取暴利。
除此之外,零钱告急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人进行炒作。在市内的一些商店、酒家,时不时有人找上门来,悄悄询问:“需要零钱吗?”兑换的条件是:100元整钱换80元零钱,在一些农贸市场和城郊集市经常可见拎着钱袋子的小贩与某个摊主讨价还价。
如此多的零钞不能进入市场流通,消费者怎能不感到它的短缺、紧俏呢?
为此,社会应对这个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每个公民除对各种损坏、倒卖人民币的不法行为进行抵制和举报外,还有义务支持和维护人民币零钞的正常流通,把积攒的零钞拿出来,将抽屉、衣袋里的零钞找出来,回归于正常的流通领域。
有关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大力的宣传和推动信用卡的发行和普及,减少消费者使用零钞的几率,使整个经济交往更加快捷,市场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