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从蛙叫鸡鸣谈起
贾民欣
一天,子禽请教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曰:“青蛙日夜叫着,口干舌燥,但很少有人注意,公鸡在天亮时只啼两三次,人们都很留意。”
同理,无论说话办事,应恰到好处,把握好度和量,讲求实际效果,否则,往往适得其反。
精减会、开短会、讲求会议效益,虽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言及却令很多人烦恼和感慨。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过,好多厂长(经理)为此头痛,有关部门也召开过“关于开短会、精减会议的会”,但至今仍无多大改变。
导致会长,会议多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开会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然而,有些领导不是把功夫下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完全寄托和依赖于会议,视开会为灵丹妙药,以会管百事。不仅花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各种会议,而且整天忙于应付各种会议,如此形成了一个会议怪圈。仿佛会一开罢,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了,故而把大量精力都耗费在喋喋不休、长篇大论、议而不决的大会、小会上,就时间和精力来说,是极大的浪费,会议效益根本无从谈起。
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要算经济帐,走出办公室,走出会议怪圈,走向市场,向报晓的公鸡学习,只在关键处“啼”三两声即可。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