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02日
生活广场
02

赏月佳联

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联,现在读来,仍令人赏心悦目。

四川巫峡瑶台上有一联:“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上联以叠词的方式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相传粤东才子宋湘,中秋之夜,仰望中秋明月,吟得一句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但他苦思冥想,拟不出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除夕晚上,才写出下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每年中秋前后,正是著名的钱塘江涨潮之时。杭州的浙江贡院有一幅楹联,描述了时令与涨潮的关系:“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眺,看西湖月满东海潮来”。

扬州瘦西湖有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郑板桥游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

传说苏东坡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了一上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三更半。”虽然只有五个字,但难度很大。第三个儿子最聪明,他从天上的月亮得到了启发,对曰:“中秋八月中。”答对工整贴切,天衣无缝。

清时,李北水和张南月是同窗,他俩于中秋月夜登楼赏月,但见月光如水,水亮如镜。李生仰望北斗,低回江澜,自感名如天意,出联曰:“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此上联既写“水底连天天连水”景色,又巧妙地嵌入作者“北水”之名,堪为一绝。他自鸣得意。张生也赞好句,但苦于自己一时无以为对,正在为难,忽见栖于楼顶孤雁飞起,月照其影同去,于是心有灵犀,对曰:“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此联也嵌“南月”之名,亦有“月中带影影月中”之意,真是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圆又亮的中秋月,往往使台湾同胞思乡伤怀。原国民党“总统府”资政俞大维先生曾书一联:“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抒发了台湾同胞思乡念亲和渴望回归故里的强烈感情。(江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