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莫让“第一生产力”闲置刘慧奎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说了这样一段话:目前我国每年有几万个专利问世,但96%的专利无人用,而从工厂出来的专利仅为4%。在目前,我国许多工厂不需要发明创造,一些工厂不需要科研人员,许多科技人员到企业后无事可做……钱老一席话,可谓切中要害,发人深省。
近几年,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市场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的竞争,亦即人才的竞争。事实也的确如此。大凡国内外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靠优秀的人才和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获得成功并求得发展。但在我们一些国有企业,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有的企业产品、工艺和设备几十年一贯制,没有多少改进和创新;有的企业科技人员“无事干”、“无用武之地”;有的企业科技人员本来说少,但由于“无事可做”,成了“闲人”,甚至在下岗分流中被“精减”下来,等等。结果造成国有企业科技人员大量外流,产品和技术落后、陈旧,再加之外部环境的影响,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在目前已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正象“认识和实践还有一段距离”一样,现实中,许多企业及经营者在对待”第一生产力”上出现偏差,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科技和科技人员“凉”在一边。一些企业,由于没有高新技术产品,对于老产品又不进行改造,加之科技人员作用未发挥出来或大量外流,企业的竞争力已明显下降。这些企业及其经营者如不警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住脚并求得发展,恐怕只能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