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0月15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开拓者的足迹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本版导读

企业形象
04

开拓者的足迹

——记宝鸡毅武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录让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宝鸡县,昔日系西周武王虢仲的封地,也是我国黄河流域古代文化发源的重要地区之一。而今日,这里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基地,因宝鸡毅武食品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了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了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公司在全国近千家方便面厂激烈竞争中,已跻身于前五名。王录让,就是这家公司的掌舵人。

今年54岁的王录让,身材高大,腰板挺直,两肩宽阔,眉宇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眸子显示出安祥、刚毅。他军人出身,神态稳重,举止干脆,说话简洁,时常戎装在身。人们很难把他与企业家联系在一起。就是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借名人效应、创名人品牌”,在“生命不息、拼搏不止”的精神鼓舞下,带领毅武公司全体职工,艰苦创业,科学管理,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经验,创出了明星企业,打出了名牌产品牌子,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把企业办成了明星企业。

谋士篇

1994年,王录让任宝鸡县粮食局局长时,这位“不安分”的局长,曾在全省粮食系统率先搞起了股份制企业,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联在一起,为粮食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改革开放,粮食逐年丰收,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就是缺钱花。如何把粮食进行深加工,变成商品,走产业化道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2000年,使国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已成为这位粮食局长经常思考的问题。

王灵让经过调查发现:南方一些方便厂用的面粉来自北方,这使他蒙发了生产方便面的想法。当时就有人反对,骂他疯了,说他弄不成事,想胡成精。

要搞就搞名牌,要弄就弄大的。这是王录让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中国伊面大王”熊毅武因某种原因,离开当时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厂华丰集团,在辽宁阜新市休息的信息后,万分高兴。真是天赐良机,他很清楚,机遇来了。“借名人效应,创明星企业,生产名牌产品”,他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1994年3月20日,王录让打电话与熊毅武取的联系。熊毅武提出五个条件:一、请我“出山”,必须要市长、县长、企业的法人代表来;二、请我搞方便面,我要一手遮天管理;三、要干就干大,一次上年产40万箱的生产线规模;四、每天要保证向外发两车皮的方便面;五、合同一签,我要35万元,先付20万元。生产出方便面,再付我10万元。每年还要给我分红。这五条答应,我就去宝鸡。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7月26日,王录让陪同市、县领导一同乘飞机,赶到了阜新市。

熊毅武是回国华侨,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战士。1984年,他创办了华丰方便面,被国务院授予“中国伊面大王”。这位行武出身的广东老人,说话干脆,办事果断。王录让和他一见如故,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就像昔日的老战友久别重逢。熊毅武与王录让交谈中,发现对方是自己理想的合作伙伴,值得信赖。加之有市县领导的亲临,当面的保证,又为合作创造了许多优惠条件,熊毅武当场拍板:去宝鸡县,再展雄风。

事后,王录让才得知,在他们来之前,山东、江苏等地都先后有人来请熊毅武“出山”,条件也是非常优厚的,但都被熊毅武谢绝了。用熊毅武的话说:干什么事,都要有天时、地理、人和三个因素。最后一项尤为重要。这也是熊毅武答应来宝鸡的一个关键所在。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办好企业,关键是用人,而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也是风险最大的投资。王录让就是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把宝押在了熊毅武的身上。

与熊毅武合伙办厂的消息迅速传回了宝鸡,此时有人说王录让这回真是疯了,给熊毅武的30万元,肯定要打水漂。

三天后,王录让和市县领导及熊毅武一同回到宝鸡县。9月1日,成立了陕西宝鸡毅武食品有限公司.。王录让任董事长,负责对外及协调工作。熊毅武任总经理,负责生产经销。他俩密切合作,在原有旧的厂房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整修、设备安装调试、招收新工、岗前培训。12月28日,即开机试生产。1995年10月8日,年产40万箱的方便面生产线正式投产。一包包、一箱箱熊毅武系列方便面,从这里生产出来,被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说到王录让与熊毅武的配合,职工们说:与熊总处事,一要大度、二要能忍耐。否则,将一事无成。

熊毅武性格耿直,脾气暴,易激动,很难相处。他一旦遇到想做的事,就必须马上做到。否则,不管是谁,不管是在什么场合下,他都会发脾气,弄得对方很尴尬。有几件事职工印象最深。

一次,公司要购买一批进口设备,亟需300万元。因其它种种原因,这笔款没到位。熊毅武急了,当着众人的面,拍着桌子,指着王录让就训斥开了:“钱如果下午2点半前再弄不来,我就回阜新,不干了。”并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王录让胸有成竹地说:“我保证按时把钱拿来!”

熊毅武不理,继续吼道:“你弄不来怎么办?”表示出非常的不信任。

王录让没有想到熊毅武会说出这种话。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诺言,他加重了语气:弄不来钱,我把老婆卖了。

此时,围观的人很多,他们大都为王录让捏把汗:如果钱真的弄不来,怎么办?

下午2点半,一辆面包车的喇叭声划破了屋内瞬间的宁静,一人闯进屋,附着王录让的耳朵说:“300万元来了。”话音虽不高,但大伙都听得很清楚。

熊毅武看了看来人,又看了看王录让,刚才紧绷的脸一下松驰了下来,两个嘴角向上翘起。他主动走过来,拍着王录让的肩说:老王,行。下午咱俩喝一杯。不过,你的老婆可以不用卖了。四目相对,一潭热水涌出。话完,两人都仰头大笑起来。

1995年10月8日,工厂召开正式投产庆祝大会。会场装饰一新,彩旗飘扬,气球高悬。近千人聚集在主席台下。台上坐着省市各级领导及有关嘉宾。开会时间已过,就等熊毅武入座。可这位老广背着手,在主席台前来回走动,又发开了牢骚。他当着众人面指着主席台上的人说:坐在主席台上的这些人能帮我销售方便面吗?”说着,走下主席台,拉起一位客户非让其坐在主席台正中央。这一举动,使会场出现异动,主席台上有人要走,这令在场的所有人,尤其是王录让始料不及。

王录让非常了解熊毅武这种做法的目的。因为,这位客户虽然没有代销过一包毅武方便面,但当时她却是华丰公司最大的方便面销售代理商,也是熊毅武专门请来的。明眼人一看就知熊毅武在演戏(以后这名客户也成了毅武方便面的大经销商)。眼下出什么事,他根本不管,只要为了他的客户,为了他的产品,他什么人都敢得罪。

王录让面对这突发事件、沉着果断地采取措施,避免了一些不愉快事情的发生,保证了庆祝会圆满结束。

事后有人说,如果不是王录让的随机应变能力强,善后工作得当,庆祝会非砸了不可。

他俩的默契,他俩的配合让众人称赞不已,使企业快速向前发展。但就在这时,一场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997年2月28日,熊毅武因遇车祸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噩耗突降,犹如一颗重锤,狠狠地砸在刚起步的工厂身上,一种悲哀笼罩在毅武厂的上空。王录让,这位戎马生涯几十年的硬汉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击中了,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悲伤,夜不能寐,茶饭不思,独自泪沾襟。

熊毅武去世了。当地政府为毅武厂的发展担心,职工们对工厂的存亡担心,客户们对工厂的产品销售担心。这种担心实际上都是对毅武厂未来发展的关心。此时,王录让以工厂的大局为重,调整心态,他化悲痛为力量,挑起了毅武厂这副沉甸甸的重担。

2月28日,公司召开客户会。王录让精神抖擞、挺着军人特有的硬腰板,迈着军人坚定有力的步伐,提前来到会场。在会上,他脸上带着坚毅、沉着、自信,仍象往常一样,谈毅武精神、“拼搏、开拓、创新、高效”谈工厂未来发展的前景。并对客户许下诺言:多推销毅武产品,就多出一批百万富翁。说这话时,他胸有成竹。

事后,不少客户说:当时从王录让的表情看,你很难相信工厂已经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此人具有大将的风范。

2月28日晚,毅武厂按原计划,要放焰火,这是宝鸡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焰火,当地群众翘首以待。当时有人问王录让:焰火放,还是不放?王录让说:我们曾向各界宣传过,决不能失信于民,毅武虽说去世了,但毅武的人还在,毅武的精神还在。一定要按时放!

晚上八时,一声炸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霎时,五彩缤纷的焰火照亮了大地。紧接着,两个、三个、四个……无数的焰火在空中轰隆隆炸开了,如同春雷。那朵朵焰火变换着不同形状,相互交织,构画出一幅幅绚丽夺目的图案,大地如同白昼。远在十几里外的群众也能看到这雄伟壮观的场面。宝鸡县的群众被这场面震住了,他们原以为焰火不放了。这一阵,个个都争相从屋里跑出来,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不顾春寒的侵袭,观看那五颜六色的焰火。不少人议论道:看这焰火的气势,毅武人没麻达,毅武厂的前景会更加辉煌。

此时,王录让的心情也被这隆隆的焰火声擂得不能安静。他以无为的胆识和气概,已为毅武公司的明天绘制出一幅宏伟蓝图,要让毅武精神像这灿烂辉煌的焰火一样,发扬光大,照亮华夏大地!

创业篇

熊毅武的不幸去世,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王录让失去了一位并肩作战的好战友。他在职工大会上,客户座谈会上,谈毅武的精神,谈熊毅武对公司做出的贡献。一个目的:化悲痛为力量,要把企业搞得更好。

从此后,王录让身先士卒,吃住在工厂,每天的生产、经营他一手抓。他沉着、果断地处理着每天发生的事,很快理顺了工厂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3月份,企业就创出了月产150万箱方便面的最高纪录。4月份的产量,也超过去年同期。每天都有二十几车方便面运往全国各地,企业开始稳步向前发展,销售收入直线上升……

看到这些变化,职工们的心稳了,销售商的心稳了,连社会上的各种流言蜚语也消声匿迹了。

王录让为了让职工们永远缅怀公司创始人:中国伊面大王——熊毅武,在公司办公楼前,为熊毅武塑了一个重1000公斤的半身铜像,并于1997年10月28日厂庆三周年之际正式落成。以此激励自己和全体职工永远“拼搏、开拓、创新、高效”。

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科学,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环节。马克思指出:“凡是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表现在一个指挥者的意志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王录让就是这个乐队的总指挥。

王录让虽说是军人出身,以前,没学过企业管理,不是“科班出身”,但他以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豁达的胸怀,超凡的智慧,契而不舍的韧劲,成为“社会大学”的优等生。他的老师就是市场,他的课堂仍是市场。也正是这个变幻多端的市场把他由一名团级军官,逐渐磨炼成为一名有知名度的企业家。他的智慧、谋略,是在市场经济中逐步积累、升华的。

有人曾这样比喻: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可见决策者之重要。王录让管理企业有自己的办法。他不是看到什么就管什么,而是具有超前意识,这种意识的存在使他在决策中常处于优势。这种意识在他管理的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让职工务必牢牢记住“四个永恒”:

其一,竞争是企业面对的永恒主题。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竞争。市场竞争就像一场战争,你死我活。要时刻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王录让让职工要牢记国歌中的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新的长城就是毅武公司全体职工。王录让让职工牢记国际歌中的一句歌词:“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毅武公司的生存就完全依靠全体职工的拼搏,再别无它路可走。王录让打竞争仗,关键靠的是全体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这个点他选准了。

其二,科学管理是企业面对的永恒主题。王录让对科学管理的悟性好,理解的透。他认为:科学管理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门科学、一门系统工程。方法只是一种手段,易学。而精神则是至高无尚的,是科学管理的精髓。精神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精神变物质,精神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企业要有企业的精神,职工要有奉献精神,这样企业方有活力,职工才有凝聚力。熊毅武去世后,王录让紧紧依靠广大职工的这种精神,为企业出谋划策,举办“毅武精神毅武人爱我毅武演讲会”。广大职工走上讲台,抒发自己热爱企业的情怀,并为企业献计献策。演讲会变成了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的交流会,誓师会,激发了广大职工主人翁的责任感。王录让把科学管理用活了。

其三,优胜劣汰是干部面对的永恒主题。王录让有句口头禅:谁有能力谁就上,能力就是委任状。公司用人机制活,每天有走的,有来的。绝不要奴才、庸才、摇鹅毛扇子的人。最需要将才、勇士、实干家。他把“责任止于此处”这句话,做为干部的座右铭。他说:有效的管理者都会为事情的结果负起个人责任。每个干部对每天每件事情要有回答,哪些是我必须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我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去完成?完成的结果怎样?此外,他在用人方面创造了一个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宽松环境。他说:我们企业没有组织部,市场就是组织部长。

其四,产品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好的产品,必须要有好的质量做保证;名牌产品是企业发展之本,是企业的灵魂;好的工艺十严格的管理=名牌。这些都是王录让经常向职工讲的。公司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负责产品、原料以及生产工艺的监督,检验工作。各生产班组设有专职质检员,对班组的产品质量、工艺流程、人员操作进行直接管理。公司完全按照国际上公认的IS09000质量体系的规则操作实施。公司提出:谁砸企业的牌子,我就砸谁的饭碗。一次,102班组连着发生两起质量事故,虽说没给企业造成损失,但公司仍将班组22人全部解散,视其认真反思的程度,再重新考核上岗,结果,仍有十几人的饭碗被砸了。可见王录让在抓质量管理上的严肃性。

观念,对于企业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有之,企业可以由穷变富。无之,企业可以由富走向贫穷。王录让思想观念的超前,直接影响着企业,他把握机遇,解放思想,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健康稳步向前并显示出企业自身的特点:

特点一:与众不同的销售体系。销售体系就像人体的血管,负责将血液及时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一个环节的不畅,必将影响整个肌体的协调。而销售又是企业的龙头、主心骨,这就是王录让的销售观。该公司在全国各地扶持了130多人的一级销售商,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13000多人的二级销售员。一个销售商就是一个地区、一个点。以点代面,全国连起来就是一张销售网。各个销售商只能在自己划定的经销范围内经销,不许越界,不许相互倾轧价格,不许代售他人其它品牌的产品,一旦发现上述现象,坚决终止与其的合作。当然,公司总是给销售商让利的。王录让把销售商做为企业“第四产业”,与他们建立了鱼水般的关系,并许诺,你只要多销售毅武面,我就保证你能发家致富。去年,公司拿出150万元奖励销售明星,并组织他们出国观光。公司还将在三到五年内培养明星客户,树立客户百万富翁上百名。如今,有不少销售商靠自己的勤奋,在当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元户”。

特点二:没有运输车队。该公司每天要生产五万箱方便面,没有一辆运输车辆。但他们有一支雇佣的车队,有100多辆10吨拉货的大卡车。一个车主给公司交风险抵押金一万元,与公司签订合同。车由公司统一调度使用,路途出事故责任自负,费用自负,公司付给运输费。车主跑一年,可净挣一台新车。这100多台车的箱体由公司统一喷刷上广告“熊伊武方便面;AAA企业,名牌产品”。这些车就是100多个活广告。如果公司成立如此庞大的车队。一年的养路费是100多万元、工资1000多万元、修理费1000万元。在运输方面,公司省了大头,还扶持了当地运输业、汽车修理业的发展,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特点三:产品没库房。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有产品库房。库房里堆积着积压产品,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该公司没有库房的道理很简单: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销定产。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我就生产多少。工厂是生产商品的场地,不是囤积商品的库房。从而也体现了王录让的“有多大市场,办多大工厂”的决策。

特点四:企业没有三角债。这对目前许多企业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在这里就是现实。凡来该公司购货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钱,只有对不起了。公司没有三角债,也不沉淀一分钱,资金一个月周转两次。他们建厂时只有四条方便面生产线,一天生产5万箱方便面,流动资金是1300万元。现在共有八个分厂、33条方便面生产线,还有三个面粉厂,流动资金仍是1300万元。预计,今年的产值可达5个亿。资金的快速周转,取决于毅武公司的产品质量。王录让创的是名牌产品,走的是名牌道路。他超前的意识,新的观念,培育出企业新的精神;新的精神使企业创出新的品牌;新的品牌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企业怎么会有“三角债”的产生呢?

特点五:新工人入厂要军训。王录让始终把军训列入工人入厂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他认为:军训能培养出人的吃苦精神,促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使人易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以达到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目的。只有经过军训的人才会有铁的纪律。毅武公司无论是从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多数是从军营走出来的。军营生活使这些人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优良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干劲,部队的优良品质始终体现在他们身上。公司成立了武装部,把军事化管理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相结合,并运用在生产管理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这不能不说是王录让管理企业的一个特点。

辉煌篇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战略目标要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在王录让运筹帷幄的决策下,毅武公司二次创业快速发展,雄厚的资本积累,使其具备了强有力的资本扩张能力。

到目前,该公司陆续建起虢镇、兴平、大王、慕仪方便面生产分厂;东阳脱水蔬菜汤料厂;成立了蒲城、新疆、兰州分公司;兼并了周原、渭河面粉厂。但王录让不满足,他高瞻远瞩,早已把眼光盯在人口密集的宝鸡市区,盯在一块能给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高新开发区——西凤酒业公司。

1994年10月8日,西凤酒厂在宝鸡市开发区建起了西凤酒业公司,资产1.3亿元。因种种原因,建好的厂房,安装好的部分设备,没能派上用场。经当地政府出面,王录让兼并了西凤酒业公司。此事成了我省的新闻,人称“小鱼吃大鱼”。

1998年4月28日,王录让代表毅武公司以独特的方式兼并了该厂。上午9时,四辆军用大卡车,拉着身穿迷彩服的毅武公司职工来到这里。他们在军乐队的伴奏下,进行了队列操练。然后有二十多名身怀绝技的职工进行了精彩的军体演练和擒拿格斗表演。那整齐的步伐,精彩的表演、高昂的口号声令在场的嘉宾,尤其是酒业公司的职工为之一振。他们说:这场面就像是军事接管香港。

王录让有远见,目前市场上投放的大多是纯净水,他要上比纯净水还高一个档次、被专家誉为二十一世纪保健饮用水——活性纯净水。仅三个月,他们在这里建了一条年产5万吨的“熊毅武”活性纯净水生产线,已开始试生产。生产线是引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设备。两条年产400万箱的方便面生产线也投入试生产。王录让还要在这里生产酒类、糖类等其它食品。他说:这个地方离炎帝陵很近,是块风水宝地,我们再加上毅武人的精神,公司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目前,毅武公司通过发展、资本积累、资本扩张、已走出一条产品系列化、品种多元化的路子,已成为面粉加工、方便面生产、饮料、酒类、彩印五大类上百个品种的综合型企业。仅方便面就由以前的六个品种,发展为现在的三十几个品种,并拥有国内同行最先进的BF—3型方便面生产线33条,年产“熊毅武”牌系列方便面2000多万箱。职工2000多人,固定资产达7500多万元。去年该公司产值达3.2亿元,产品畅销西北、东北、西南、中原、江浙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荣获:中国企业最佳形象AAA级企业、中国企业特级信誉单位、中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殊荣。熊毅武牌系列伊面获“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陕西名牌产品”等大奖。

宝鸡毅武食品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越发展,这期间离不开毅武人的努力拼搏、离不开王录让沉着果断的决策,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对该公司的关心和支持。为此,王录让和公司职工对社会也是恩泉涌报。多次向社会捐资,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199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西安举行,毅武人一次出巨资100万元,赞助大学生运动会。

1997年10月,为宝鸡县东阳村捐款40万元,兴建起当地最漂亮的“毅武小学”。以后又捐资10万元,为该村修建一条500米长高标准的水泥马路。

1997年11月,河北张家口一带发生地震,王录让,星夜兼程,将价值10万余元4200多箱方便面运往地震灾区。

1998年,赞助30万元,庆祝党中央进驻延安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1998年,毅武公司给延安捐款13万元,助教兴学。又拿出40万元,举行3.15文艺巡回演出,演出团足迹遍布三秦大地。

1998年8月,长江中下游遭百年不遇洪水灾害。毅武公司将20万元的食品、饮料派车运往灾区。

为了支援国防建设,毅武公司不但成为国防教育培训基地,他们还以各种方式支援国防建设,捐资近百万元……

一份支持,一份耕耘,这就是王录让和毅武人对社会的回报。

毅武公司的自身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该公司所在地的东阳村,受益最大感受最深。村长张建民谈了村子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东阳村有3100口人,1400亩土地。以前,村民年收入才400元左右,没有一个象样的企业。目前,村子围绕企业生产转,有造纸厂、纸箱厂、汽车维修厂、机械加工厂、加油站、建筑公司,还有宾馆、饭店等服务设置,年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利润也在近百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力500多人。村民还给毅武公司职工租房不少于300间,一间房年租按600元算,全村一年就是18万元的收入。另外,村子还在毅武公司入股,每年还能分几十万元的红利;村上有150多名青年在公司上班,年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近年来,村上540户占全村70%的住家户盖起了两层楼的小院,村上为每户补助2000元。有100多户装有电话,家用电器已很普遍。去年该村人均收人达1800多元(保守数字),今年能达到1900多元。村子还被宝鸡市政府命名为市级小康村。毅武公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一个东洋村的经济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加快了农业生产向产业化生产的步伐。该公司一年可消化优质小麦2.5亿斤左右。此外,每年还需辣椒33.6万公斤、花椒10万公斤、生姜13.2万公斤、葱21.6万公斤、大蒜14.4万公斤、红萝卜50.5万公斤、白条鸡1.8万公斤……这些主要原料绝大多数是就地取材。从而带动刺激了宝鸡县、乃至宝鸡地区的农副业生产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了当地经济结构,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推进了农业向商业化、专业化转变,走出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1997年10月7日,省委书记李建国到毅武公司视察时赞赏了毅武公司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他指出:“如果宝鸡多有几个像毅武公司这样的企业,我省的农业产业化问题就解决了。”

“市场有多大,企业就办多大”这就是宝鸡毅武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录让办企业的格言。

省委书记李建国视察公司

方便面生产车间

图为身穿迷彩服、全副武装的公司民兵在公司兼并的西凤酒业公司举行的接管仪式上准备接受检阅。

(本版照片均由张爱斌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