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服务明星和他的用户们
——记洛南邮电局市线组长刘新运
从走上这个岗位那天起,刘新运就深深地爱上了电信事业。整整7个年头过去了,他的心与县城近5000个电话用户贴得更紧了,始终以诚挚的爱心为用户服务。
1992年,组织调任刚满30岁的刘新运为市话装机维护组组长,他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担子的分量。
他买了一个精制的笔记本,对市话用户进行了全面调查,把儿女们常在外,家里留下一个老人,装个电话定期和老人联系的电话列为“敬老电话”;把做生意与外地常联系的电话列为“致富电话”,如此等等。全面细分电话用户,登记用户分布,准确及时上门维护维修。随之在全组实行了市话服务卡,挂牌上岗和廉洁装、拆、移机服务制度。
他深知自己的职责是保证县城5000个电话用户的电话畅通。爱心几乎使他没有双休日,他把上班作为他装修电话的正常工作,下班和休息日是他巡回检查线路和用户线的时间,他走路或去街上办事,眼睛总是在电杆和线路上,整个线路、用户线在他心里一清二楚。如果有哪条线路没整好或者用户线质量不好,他心里就不踏实。
24小时之内为用户排除障碍是他“铁”的信条,在查修的过程中,每当赶了用户家里没人,便拿上一张早准备好的“服务卡”夹在门上,名字、电话号码、BP机号都在上面,以便与用户及时联系。有时用户电话机发生障碍,属外线问题,就及时查通;属屋内障碍,他除留下“服务卡”外,怕用户电话联系不方便,下班后就坐在用户家门口,等用户下班后进屋修好。
今年元月份,百司家属楼一电话用户,电话早上发生障碍,当他去查修时,门已上锁,询问邻居才知道其老人病重,去西安医治,于是他留下服务卡。以后每天上门一次,直到半个月后,一天中午12时老人病好返回,刚从门上取下“服务卡”,他就来了。老人激动地说:“你是不是为修好我的电话,天天都来看一次”。他笑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老人让儿子取出从西安带回来的水果等东西招呼他,他修好了耳机绳就走了。当用户拿着水果追到门口,已不见他的踪影。
704厂的人提起刘新运查线路的事,也感慨万千。今年5月9日,刘新运的妻子病倒了,八旬的老父亲请来医生,刚吊上葡萄糖液,他下班进屋,病在床上的妻子说:“没有面了,你还是买一袋面粉”。妻子话音刚落,BP机响了,他立即回电话,电话是从10华里以外的704厂打来的:“近日,我们厂正和韩国谈一桩生意,不幸今天电话中断”,他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就走了。10多华里的电杆,查障碍的量相当大,他没有畏惧,逐杆逐线检查,阴雨连绵,坡路泥泞,杆根下就不用说了,当他查到用户第四根杆时,天全黑了。雨还是不停地下着,用户说:“算了,明天再查吧”,他依然坚持往前查。不知艰难地爬了多少根杆,终于在自来水公司院后坡的电杆上发现断线,修好了线路,已是晚上11时了,他活象一只落汤鸡,回到家里。
近年来,刘新运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廉洁装机,拒吃请折合人民币万元以上;利用废皮线延伸杆路,方便用户,为国家节约10万余元。他当选全省优质服务明星之后,又以占选民86%的选票,1998年3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赵育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