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安康地区第二缫丝厂在困境中人心不散,队伍不乱,稳步前进,其秘诀是一
党政工拧成一股劲 国企发展有后劲
本报讯 “只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企业就能在困境中奋进”。这是安康地区第二缫丝厂党政工领导通过实践所达成的共识。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丝绸市场的骤变,使全国缫丝行业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企业亏损额加剧。曾荣膺“陕西省先进企业”称号的安康缫丝二厂,亦出现严重亏损的被动局面。是一味等、靠、要,还是依靠全厂2000名职工闯难关,厂党政工领导毅然选择了后者。他们经过认真研究,明确企业减亏、控亏目标责任书,并结合企业实际适时推出以“主人翁工程”为主体的八大双文明建设工程,共同构筑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厂党委书记、厂长张安喜认为,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主要标志是:保证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保证职工行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者,从源头上参与决策,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有利于维护职工的物质利益、民主权利和政治地位。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就应该体现在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审议权和建议权。这个厂凡是涉及企业长远规划和生产经营重大决策方案以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都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并通过后方可实施。职代会坚持每年让职工代表对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并形成制度,奖惩和任免,职工代表说了算。10多名经民主评议不称职干部纷纷“落马”,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职工走马上任,现任厂党委副书记彭信贵,就是由职工代表联名推选产生的“当家人”。
这个厂党政工“一班人”,思想开明,勤政高效,普遍具有强烈的“依靠职工办企业”意识。作为党政“一把手”的张安喜深信,搞好企业靠个把人是万万不行的。他提出班子成员必须尊重职工的意愿,广泛汲取集体的智慧。为了便于协商合作,步调一致,厂党政工领导实行交叉任职,各负其责。厂党委副书记彭信贵既从事党务工作,又兼管劳司、计生、治安等行政工作。厂工会主席强志发,同时出任厂纪委书记。当厂长张安喜公出时,强志发则挑起全厂生产经营管理的重担。这个厂党政工主要领导交叉任职,使党政工拧成一股劲、同唱一台戏更显得生动实在,富有成效。去年,张安喜与彭信贵赴江浙一带考察企业重大技改项目(D301—B)时,厂长书记结伴而行,相互尊重,配合默契,在当地传为美谈。对此,职工代表说得好:“一把手”的素质决定班子素质,班子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
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安康缫丝二厂领导的又一治厂方略。为了加强工会的“维护”职能,工厂在压缩非生产性人员时,机关一“刀”裁去了30多人,而厂工会在保留原编制不变的基础上,又充实增加了3名专职干部。为了培养储备管理人才,工厂在资金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筹措了一笔专款,推荐了一批以优秀缫丝女工高素华为代表的劳模和先进职工,到大专院校系统学习企业管理知识。领导眼里有职工,职工心中装企业。当广大职工通过职代会了解了企业的“家底”和减亏的目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仅去年完成产量185.28吨,生丝品级比原计划提高0.28级,原料消耗每百公斤丝毛折333.4公斤,生丝产销率达100%,当年减亏1200万元,劳动竞赛创效益256.5万元,涌现出先进生产工作者179名。今年,这个厂在没有把一个下岗职工推向社会的前提下。党政工携手并进,依靠全体职工拼搏奉献,再度控亏700万元,一跃成为全省同行业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每每谈及企业的逆流向上,13名“主人翁奖”获得者都有一番感慨:“党政工拧成了一股劲,国企发展就有了后劲!”本报记者 文哲 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