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才女——刘凤梅
□文/高原
陕北高原在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文化风景,莫过于为文坛艺苑贡献出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家、艺术家,这些轩辕后人,以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为陕北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增添了光彩。女作家刘凤梅就是其中之一。
刘凤梅1947年出生于陕北延川,父亲济世助人气豪爽,由于自幼受家庭的影响,她比一般女性多了些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强大的力量,使她出版了小说集《春夜静悄悄》、长篇传记文学《谢子长》、长篇报告文学集《黄土魂》、《三秦赤子》、《高原、星光灿烂》以及与他人合著《陕甘宁边区革命史》、《荡涤》、《毛主席在延安的故事》等著作。这些作品累计有200多万字,如此算来,她属陕北籍的高产作家,也是继老作家贺抒玉之后,又一位享誉全国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先后荣获全国性大奖20多次,一些权威专家亲切称她为“陕北又一才女”。
刘凤梅的长篇传纪文学《谢子长》,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书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作序,中国青年出版社隆重推出。1994年3月20日,省委宣传部、中国青年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此书举办座谈会,邹家华、宋健、马文瑞、刘澜涛、汪锋等领导人和部分在京的评论家对《谢子长》一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流畅,人物个性鲜明的传纪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反映西北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著作。不少新闻单位对座谈会作了报道,《人民日报》还发表书评文章,书评说:“《谢子长》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书……不仅具备有文学价值,同时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
《春夜静悄悄》出版时,著名作家路遥欣然作序,并给了较高评价。说刘凤梅的小说创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诗情是隐蔽的,但也是巨大的,我们在坚冰之下,不时能听到水流隆隆的喧响。其间,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坚实,感受到一种诚恳,感受到妆扮我们生活的大地不仅有绚丽的花朵,还有朴素的谷穗”。评论界也给予了极大关注,认为“她不仅具有一个作家应该有的基本素质,诸如丰厚的生活积淀,扎实的写作功力,以及创作主体的激情,睿智、悟性和灵气,而且还具有足以形成自己风格的东西,即善于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一支摄魄追魂之笔”。
现为省纪委《党风与廉政》杂志副主编的刘凤梅,虽然每天忙于编辑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但她丝毫没有放松写作,她对陕北厚土一往情深。像许多陕北籍作家一样,刘凤梅将艺术的眼光和对人类生存的精神依托全都放在了陕北。正如她自己所言:“攀登是艰辛的,但它却向成功靠近。”人们有理由相信,从曾经出过清末陕北第一才女李娓娓的延川走出的刘凤梅,凭她的才气和天份以及对艺术的那份执著,步入中年后,会有新作问世的。好在,我已获知,她正准备将一部长篇小说交付出版社,请读者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