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贾治邦在全省贯彻落实两个决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指出
要继续擂响落实两个决定战鼓坚持扭住抓两三年绝不动摇
本报讯 在两个《决定》实施一年之际,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贾治邦指出,贯彻落实两个《决定》是全省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扭住抓两、三年。他要求全省上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把贯彻落实两个决定继续推向深入。
贾治邦是在11月20日闭幕的全省贯彻落实两个决定工作经验交流会作总结发言时讲这番话的。由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为期三天的这一会议,旨在通过交流落实两个决定的经验,从而促进我省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入。
李建国、程安东等省上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
贾治邦指出,明年我省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十五大精神,紧密联系我省实际,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两个决定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国有小企业改革,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尚未改制的企业难度更大,必须按照决定精神,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和形式,为资不抵债的企业寻找出路;初步完成改制的企业,要在完善机制、加强管理、产品开发上下功夫,搞活经营,提高效益;非公有制经济要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重点扶持一批起龙头作用的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引导下岗职工积极从事个体、私营经济,鼓励私营企业吸纳更多的下岗分流人员。各地各部门要主动搞好服务,优化外部环境,下大力气扶持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贾治邦说,两个决定是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的产物。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决定,同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要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巩固改革成果,指导改革实践。对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要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一时看不准的事情,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帮助群众总结提高,加以引导。总之,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
对于深入贯彻决定的具体实施,贾治邦要求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稳步推进国有小企业改革。目前,大部分经营状况较好、有净资产或零资产的国有小企业基本改制完毕,且进展较为顺利。剩下的改不动和未改的企业,几乎全部都是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改制工作难度很大。下一步,要齐心协力,振奋精神,积极探索更加灵活的办法,力求取得新突破。在指导工作中要按照《人民日报》11月20日评论员文章强调的,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防止不顾企业具体条件,忽视职工群众意见,不管企业经营情况好坏,一律用行政命令,强制出售的做法;注意防止各种不正之风。一定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因厂制宜,一厂一策。进展较慢的地方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既要分析普遍性原因,又要弄清特殊性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实施突破。对那些情况特殊,困难特别大的企业,政策措施针对性应该更强,方法更加灵活。要善于从已取得的经验中寻找打开锈锁的钥匙,探索公有制新的
为此他提出三方面要求:
一是要在职工安置方面取得新进展。要始终把妥善安置职工作为企业改制的前置条件,切实抓紧抓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其转变观念,使其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多渠道分流安置好下岗职工,搞好再就业工程。下岗职工也要转变择业观念,积极投身于“四荒地”开发、兴办绿色企业和第三产业。
二是要在处理企业债务方面取得新进展,尤其要注意处理好银企关系。一方面,企业改制要按照“债务必须落实,借债必须偿还”的原则,千方百计落实好银行债务。另一方面,银行部门要在企业不悬空债务的前提下,允许和支持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从而使企业有效资产能够尽快运作起来,为企业新生排忧解难,创造条件。
三是要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取得新进展。贯彻落实两个决定人人有责,方方面面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即使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点问题和失误,也要多帮助,少责难,多出主意,少挑毛病,为贯彻两个决定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