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以前经常“写检查”
秕谷
上学时,我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那阵,被同学弹劾、遭老师处罚体罚从来轮不上我。我从来不晓得写检讨作检查是啥滋味儿,别人在讲台前作检讨,我心里暗想:自己这辈子恐怕与检讨没缘份,并自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
可是,生活告诉我:你错了。
参加工作后,我因为爱好读书看报,有时还舞文弄墨地作文章,这下周围同事领导凡是需要用文字表达的东西都责无旁贷地落到我的肩上。最让我难堪的是,有的人连写个检查也居然找上门来,敬根烟,陪张笑脸,说几背篓中听的话,好象求领导办事一般。我虽说极不情愿,却缺乏坚决回绝的勇气。一个人始作俑,往后的人就纷至沓来了,早退的、上班串岗的、上班睡觉的、旷工的、与人口角打架的、没有完成当班生产任务的、造成质量事故的、发生工伤的,形形色色的检查全冲着我来了。文化人给人帮这忙,寒伧啊!那个虔诚劲真好象我真的作奸犯科似的。
检讨写多了,交谈中也渐渐熟悉了他们各人的情况,年龄都不大,有城市人、有接了班的农村人,上高中初中混了个虚名,写的字七扭八歪,文化程度这样低,也难怪他们写检查求人。我常常想:年龄这样轻,条件这样好,怎么就不知道读书学习呢?为此:我感慨万端,国家怎么一时政策上的疏忽,让这类人沾光!要知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中,端个国家饭碗可是风风光光的美事。而冷落了那些高考落榜生。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他们都是大学候补的水平啊!仅仅在大学门外徘徊了几年而终于因种种原因没有跨进那道神圣的门槛。他们无奈地回到乡下,没有机会入伍、没有机会执起教鞭,没有机会到厂矿干份临时工,而只好戳牛屁股。
假如那阵国家录取那些高考分数线以下的人进工厂,那么谁还会发出“数理化飘稍子,不如世个好老子”的积怨。假如这些人进厂后,一定会铭记考大学那段艰辛经历,干出成绩来。
可是偏偏没有这样做。
所幸的是生活并不象一潭死水那样波澜不兴,企业中那些靠父母端上铁饭碗,自以为进了保险箱而再懒得读书,不愿上进的人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国家正式职工的名字也不再响亮,他们遭遇了下岗。而当初连同我一起进厂的肚子里有些墨水的临时工有的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到厂领导的岗位上,连我这个执着地钟爱文字,而那时被个别正式工讥讽为“再学,还不是个临时工”的人被聘任提干到办公室干上了文笔上的事,现在工厂改制成股份公司。上上下下全是聘任制,能行就上来,不行就下去,真正的量才聘任各尽所能的新机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再没有懒人庸人的藏身之地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