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这个魔鬼
陈俊哲
磨难这个魔鬼,竟也有造就人的一面。
磨难的看家本领不外乎艰难、困苦、厄运、逆境、挫折、失败,等等而已。艰难或困苦的酷鞭拷打,会使柔弱的意志变得坚强;厄运或逆境的烈焰炙烤,会使低下的情操陶冶得高尚;挫折或失败的凄雨浸渍,会滋润混沌的心窍使之睿智;汗水、泪水,甚至于热血的冲涮,会使有污垢锈迹的灵魂受到荡涤,变得闪闪发亮。磨难往往用这样近于残忍的手段,让灵与肉经历拷打熬煎之后,一步步把懦夫造就为英雄,把庸人造就成高人,甚至把凡人造就成超人。
磨难的这种造就性,在孟子看来是一种必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槌,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科学家贝弗里奇则从生理学意义上说,人们出色的成就往往出于磨难,“是因为思想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显而易见,人生的成功,不能没有磨难这一过程,不能没有这样一副炉槌,不能没有这样一支兴奋剂。屈原、司马迁、海伦?凯勒、贝多芬、毛泽东、邓小平……千古风流人物那个不出自磨难的造就。
磨难,就其发生而言,往往是猝不及防的,甚或无法躲避的,就其过程而言,是苦涩难熬的,令人诅咒的,无以替代的;就其结果而言,除了具有上述那种造就性外,还有可怕的摧毁性。它在这种情况下,象刺骨的寒流,倾盆的骤雨,汹涌的恶浪,使你的热情急剧下降、冷却,使你的精神萎靡不振,使你丧失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使你陷入悲观颓废的泥沼中难以自拔甚至于毁灭。
磨难这个手持一把双刃剑的魔鬼,一边造就,一边摧毁,样子可怖,但实际上是个十足的两面派,它摧毁的是弱者,永远是弱者的天敌和天堑;它造就的是强者,好向强者谄谀,在强者面前点头哈腰充好人是通逢。面对磨难要么被摧毁,要么被造就,与其被摧毁,不如被造就。我们无法回旋,别无选择,只有逼上梁山,做名强者,直面磨难,抗争磨难,象泰山顶上的青松,象汹涌浪涛中的礁石,象贝多芬那样发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