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当年挤闷罐当“沙丁”而今上高速沐春风
出门难已成往事
现在外出,根据需要搭汽车、坐火车、乘飞机都很方便,每当乘务员和空姐一声甜甜的问好,都会让人忆起当年的挤车之苦。
那是2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在陕南一家三线工厂工作,厂里用日野货车改装的铁皮班车,大家叫闷罐车,却很象囚车,每天只向汉中发一趟。每到周日,车里挤的满满当当。你贴着我,我贴着你,仿佛是一盒大沙丁鱼罐头。回来时,还要拉上出差、探亲返厂的,实在挤不下,司机只好猛一起步,再来个急刹车,人们不由自主地向前一拥,司机顺势打开车后门再挤上几个。坐这样的车,一年四季都不好受。尤其是冬天,人们为了抢占座位,很早起床冒着严寒排队领取票号。为此,热恋中的小伙子总把这当成向心上人表现的机会,坐上位的姑娘一脸幸福、满足样;没有坐上位的,埋怨男朋友不卖力,心里好久都不痛快。有次,我们几个人回宝鸡陇县过年,一大早就挤上班车等发车,脚冻肚饥,又不敢下车吃饭。到了火车站,一拨人选择有利位置排队、买票、看行李,另一拨人去吃饭。如此轮番,一直要等到下午才能买票上车。那时,阳安线开通不久,安康途经汉中到阳平关的列车每天只有一趟,又逢春节,在安康发车时已严重超员,站台上人如潮涌,往车门里挤的,从车窗口上翻的,象一群没头的黄蜂往窝里钻。我肩上前后各吊着一袋大米,手里提着行李,比负重登山还吃力,好不容易挤上车,却无立足之地,索性往椅下一钻,拿出备好的塑料布一铺,躺在“椅下卧铺”上倒也自在。水,喝不上倒能忍耐;尿,时间长了却憋不住,只好往塑料布里方便。好不容易捱到阳平关,转车也少不了享受“椅下卧铺”的待遇。到挤上宝鸡发往陇县的敞篷卡车时,出了一身汗。寒风裹着雪花直扑人面,扎紧棉帽带,裹紧棉大衣,背对车头,照样吹的人透心凉,脚冻的疼如针扎。等到下车,双脚好象不是自己的了。母亲端来热乎乎的饭菜,冻僵的双手却握不住筷子。
地上行,吃苦受罪,那么天上飞就该舒服了吧,那也未必。有一年回家探亲,正好假满回单位时,通往汉中的铁路塌方路阻,只好从西安乘飞机。可那时买飞机票需县处级以上单位的介绍信,费了许多周折。才搞到介绍信;又费了很大劲才买到机票。可临起飞前因雾大需改变起飞时间,具体什么时间,机场工作人员说由天气而定。一直等到下午,我看到没有希望了,就投宿在西门外的一家旅馆。第二天早早赶到西梢门机场,工作人员说去汉中的班机昨天下午已经起飞。我要求改乘,回答是当天班机已满。我请求退票,答复是由于本人误机,不退。真是钱白花,气白受。手里握着那张“旧船票”,已经登不上归途的“客船”了。
廿年弹指一挥间,祖国处处换新颜。从1984年国家提出“国有、集体、个体一起上”,到1997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1219万辆,其中营运汽车459.4万辆,全国已开通农村客运线4.35万条,有95%的乡镇通了班车,跨省长途客车有的运距已达2000公里以上,极大地满足了城乡人民生活和商品流通的需要。我原来工作过的老厂,也早都用上了大轿车。如今,无论是出差、探亲、还是参观,旅游,再也不受挤车之苦。你看,南来北往的客运班车,随处可坐,招手就停,上车买票,就近下车,服务周到,正班正点。而且客运班车的营运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什么旅游车、便民车、卧铺车,还有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超豪华班车,仅在西宝高速公路参营的客运班车就有100多辆,平均20分钟发一辆。快速客运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我几乎每周都回宝鸡,周一早上只要坐上头班车,到西安还能赶上8点上班。
你看,铁老大在高速公路出现后,放下架子,几次提速,调整车次,改变经营方式。增设售票点,如要出门只需打个电话就会送票上门。军人复员、学生毕业还增开专列,并有汽车送站。连续开展了“服务质量上台阶”、红旗列车、优秀车站服务员、百日安全等活动。新建了京九、宝中、大秦、西延和兰新复线,西康等铁路正在建设中。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6万公里,机车和复线、电气化铁路不断增加,合资和地方铁路得到快速发展。增开了不少长途特别快车和旅游车,有的区间内增开了特别快车、西安至安康有双层空调特别快车,还有普通快车,就连西安至宝鸡都有直达特别快车,两个小时就会送你与家人团聚。春运期间还要增开一些临时车次。铁路运输大动脉青春焕发,生机盎然,“椅下卧铺”的境况已成为明日黄花。
“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已成为旧时的记忆。
(董邦耀)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