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29日
社会瞭望
02

怎样生存

俞敏杰

贾平凹在《高老庄》的后记里说了一句非常透彻的话:“道被确立之后,德将重新定位”。计划经济是道时,大锅饭、铁饭碗就是天经地义的德;市场经济是道时,德就被定位为:竞争上岗。这样看来,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许多内容,就是重新定位我们原有的知识和原有的做法。转变观念就是这种学习内容之一。

每个大城市都有数十万、数百万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并不是在大城市里无聊地闲着,而是艰难地活着,他们的活着证明大城市有数十万、数百万能够让他们活着的岗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活着表明他正在做自由择业、自由敬业、自由创业的探索和努力。相比之下,一些下岗职工虽有就业优势,但却看不上这些岗位。其实,城市固定人口与城市流动人口人格上是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的,谁如果硬要在内心存有这种优、劣分别,那只能证明谁本身便具有人格缺陷。

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子女: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象街上扫马路的、拉架子车的一样。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逸为贵、以劳为贱、以役使凌驾他人为尊荣的观念灌输。家长可以鼓励子女长大后去努力谋求生存条件较好的位置,但完全没有必要贬损和丑化生存条件相对艰苦的位置,因为凭正当劳动求得生存是人的一种自尊和高贵。要生存得好一些,就要有相对应的能力和机运。同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并不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坏事,中国的古代文明其所以最先产生于黄河流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黄河流域的人类生存环境比长江流域恶劣。

当然,社会本身也有一个重新定位原有知识和做法的问题,比如采取税收和劳动保障等方法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给每一位下岗职工一个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同时积极促进上岗、下岗、就业、失业的良性循环;再比如将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变做退休老职工的退养经费,因为这部分国有资产本来就是退休老职工多年劳动福利的物化和凝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