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煤田地震勘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 近日,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的《全国煤矿采区地震经验交流暨成果发布会会议纪要》认为,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煤田地震勘探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的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是通过人工手段激发地震波场,通过采集、处理、研究地震波在地层和煤层中的传播,从而查明地下主要煤层小构造。这一技术的推广为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全国有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20个煤矿开展了地震勘探工作,占国有重点煤矿的20%。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对101个煤矿164个采区的调研验证,采区地震勘探的成果和实际井巷结果的吻合率在70%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1997年,国家开发银行安排费用1.5亿元,完成了68个新建矿井采区地震勘探项目,地震补勘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物理点近50万个,使许多煤矿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经初步测评,直接经济效益达50亿元,间接社会效益超百亿元。
(刘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