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律还作家以公正
王新民新著《贾平凹打官司》座谈会侧记
口文图/金特
1999年1月17日,在西安市98中的大会议室,我省青年作家王新民的新著《贾平凹打官司》一书的座谈会正在秩序井然地进行着。这次座谈会,是为了配合当前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的扫黄打非行动,进一步促进我省的校园文化建设,给青少年提供一块精神文化生活的净土而举办的。举办者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省图书评论学会和西安市98中等联合举办的。该书的主人公、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贾平凹,该书的另一位主角、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诉讼代理人、西安经济律师事务所律师羿克,以及书作者、省新闻出版局研究室副主任王新民,均应邀参加。另外还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省图书评论学会、《书海》杂志、太白文艺出版社负责人等百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中,在谈及《贾平凹打官司》一书的起缘及创作动机时,作者王新民不无感慨地回忆道:五年前的1994年3月,乍暖还寒,假冒贾平凹姓名的“霓裳”案件纷纷出笼。时隔两三个月,《鬼城》、《帝京》等盗用、盗编、私编贾平凹作品的一系列图书也相继炮制出笼。面对这些假冒伪劣图书,出于一名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感,他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追查揭露侵权者的斗争,并逐渐意识到贾氏作品侵权现象的严重性。
《霓裳》侵权案,是国内假冒著名作家姓名权的第一案,也是精神赔偿额最大、影响最大的姓名侵权案。因此,调研这种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社会现象,无疑是有现实意义的。他又说,通过贾氏作品屡被侵权事实的揭露,社会转型时期图书被假冒盗版等一系列侵权活动时代背景的展示以及社会根源、特征和危害的剖析,似乎可以找出目前我省图书出版业面临困境的症结所在,从而可以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在谈及代贾平凹打官司和读《贾平凹打官司》一书的感受时,羿克律师指出:“贾平凹打官司”这四年,可以说是反反复复。这个过程,饱含着同事们、朋友们,以及贾平凹先生本人的心血。也说明,在我国当前法制还不太健全,司法实践中还有不少阴暗面。不要说法制意识在公民中不是很强,即使很强,这官司也不是轻易就能打的。所以,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中,有了法制意识,在将来的司法实践中,和进一步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把学习文化和增强法制意识结合起来,这将是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王新民把贾平凹打官司这一真实过程记载下来,无疑对大家和后来人都是一个借鉴。
坐着谈,不如起来行!最后,由王新民宣读了由贾平凹领衔,与会人员签署的《我们的呼吁》,呼吁出版界、书评界、读书界、版权界和新闻界积极投身到扫黄打非之中,为新闻出版和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