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平凡一水工
——记民航西安基地水暖工周形国
在民航西安基地,人们常看到一个肩背已看不清颜色的工具包,浑身泥水,两手油污,满脸倦意,来去匆匆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就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1998年度“十佳安全服务明星”——周形国。多年来,这位普普通通的水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足迹几乎遍布全场每一家住户,人们热情地称呼他“小周子”。
1998年4月,管理局家属楼挖地基时,将直径100的上水管道挖断。他到现场一看方知断裂的是供水主管道,如不及时抢修,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他迅速跑到300米外的管道阀门井关闸,令人着急的是井盖上堆集着一堆杂物和垃圾,找工具吧又怕耽误时间,情急之下他用双手将垃圾刨开,拉起井盖跳下去,用尽全身力气旋转阀门。水流控制住了,只觉得双手钻心的剧痛,伸手一看两手鲜血淋漓,原来是刚才刨垃圾扎破了。他顾不上包扎伤口,又立即跑到水管断裂处对接管道。由于管坑深,端着刚从铁锅舀出来几百度的铅水上下管坑极不方便,他怕烫伤其他同志,便抢先端着滚烫的铅水浇灌管缝,然后又拿着錾子、榔头碾敲铅口。坑道狭小,人在坑中蹲不下,坐不下,只能猫着腰,有时还得趴在管子上打铅口,这样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当他从坑内爬上来,基地已是万家灯火,贴身的汗水和满身的泥水被风一吹,冷得人浑身发抖,饥肠辘辘,腰酸背疼,一步也不想挪。
工作13年来,类似这样的加班加点,排险抢修,他已记不清有过多少次,反正无论哪一次加班抢修都少不了他。无论是燕尔新婚,还是儿子襁褓之时,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无论上班还是休息,哪里有险情他就出现在哪里,不计报酬,脏活累活抢着干。大伙说:“小周子干活踏实,从不耍奸溜滑”。他加了班也不声张,常常是站领导接到用户的感谢电话,才知道他又加班了。到站上要求维修的人,也总是指名道姓要小周去,人们说他是活着的雷锋,是机场里的徐虎。
小周的父亲当年任民航陕西省局副参谋长。看着比父亲职务低资历浅的人都纷纷把自己的子女安排到民航工作,高考落榜的他也动了念头。当他满怀希望把想法讲给父亲时,却受到父亲严厉而又诚恳的批评,至今他仍然记得当时父亲说的话:端端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从此这两句话便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1985年父亲病逝后,他像许许多无援无靠的打工仔一样,到民航干起了临时工。多年来,临时换了一茬又一茬,裁了一批又一批,但每次他都凭自己的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被领导决意留下,以至于后来机场领导发了话:即使把全场所有的临时工都裁完,也要把小周子留下来。天道酬勤,转眼到了1997年,在各行各业停止招工的大气候下,机场却破例将他招为正式职工。也就是在那些年,他每月只有290块钱,儿子尚小,妻子没有工作,母亲仅有四、五十块钱的生活费,家庭困难可想而知。凭他的技术和为人,在外面干个体,吃香的喝辣的不说,也不少拿钱,曾有人三番五次地鼓动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坚定地留在了机场,并把全副身心扑在了工作上。
他常说:水工岗位的确平凡,但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则必须要有高度的爱岗敬业意识和过硬的技术本领,要做就做得最好。因此,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工余时间,他坚持对各个区域的管网巡视检查,处处留心细致观察,管径的大小、长短、走向、位置以及每栋楼主干管道控制在何处,他都了如指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
今年元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十佳安全服务明星”事迹报告会上,他深情地说: “如果把我们整个机场的安全服务工作比作一台偌大的机器,那么,我们水工则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它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的,我仅仅只是一名水暖工,我的工作极其平凡而普通,但它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我爱我的工作!我愿把这一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做得更好!” (焦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