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3月19日

陕西工人报新闻广角 只有腐败能令我们亡党亡国 都市婚托内幕 军代表曹建平 国力主场明日开赛 四城会:电手设备“招标”

当前版:第A3版:新闻广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新闻广角
03

军代表曹建平

文/温跃

1、炮弹,从天而降

在某大型军工厂的驻厂军代室,笔者问曹建平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成天和炮弹打交道遇到过危险吗?

曹建平一笑,说:遇到过,一次在靶场打小角度“跳弹”试验,我和室里的一位同志在落弹区观测,按常规这种试验,炮一响炮弹就会呼啸而过,落地后弹起,窜向前方再落地。可这一次不然,炮响了,炮弹没见窜起,正纳闷,就听头上有直升机螺旋桨一样的呜呜声,仰头一看,不好,炮弹正打着旋儿朝头上落下来!我俩扭头就跑,跑出不远,炮弹就落在我们刚站过的地方,惊出我们一身冷汗。这还不算最险的,有一次做某型反坦克子母弹实弹试验,炮弹出膛后应在坦克上方一定高度开舱,抛射出里面几十颗子弹,穿透坦克厚厚的特制钢板,依靠2000度高温杀伤坦克内部兵员,威力极强。那天我和一位工程师远远地把车停在落弹区外,用望远镜观察。试验弹在空中“开花”。忽然,一发试验弹意外地未向靶心飞去,却照直朝我们飞了过来!跑?根本来不及,因为子弹覆盖的范围是3000多平方米,躲?小汽车还能比大坦克硬?就在我闭上眼睛的时候,只听“咚”地一声闷响,睁眼一看,炮弹把地面砸了一个大坑却没爆炸。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枚瞎火弹,这种情况在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十分小的,可偏偏叫我俩给遇上了!

他的故事尽管讲得随便,拉家常似的,我的心仍不由地一阵阵吃紧。曹建平中等身材,胖瘦适中,留寸头,鼻梁略显高挺,两道眉又黑又浓又弯,一双细眯眼,很有神。整个人,机警中透着执着,随和中显露出理智,一看就是个既聪明能干又有心计的角色。

2、没有硝烟的战场

军代表是部队中的“特行”,是部队派驻在军工企业中的代表,主要把的是产品质量关。曹建平的“战场”是在后方,在军工厂里,在试验场上。虽然这里没有硝烟,但这里却有的是一道道科技难关。

就拿某型子母弹来说吧,该弹本是我军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也给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炮弹空中“开舱”的失效率比较高,1997年便导致当年生产的3批产品不能及时验收出厂。这问题人人心里堵得慌。曹建平平日话不多,现在就更加寡言少语了。此时,在一次试验中,又出现了试验弹“开舱”不完全的异常现象。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部队和国防工业主管部门为此要求“进行技术攻关,提高空抛性能”,否则产品不能继续生产,原生产的也不能接收。这下子,工厂和军代室都坐不住了。

3、一个爱琢磨的人

对“开舱”失效率高这一问题,在工厂干部和技术人员中有许多看法,其中认为现配引信不适用于母弹的意见占了上风。曹建平没有跟风跑,他关起门来,仔细地查看子母弹设计定型的资料,反复对比历次搜集到的“开舱”失效弹碎片,分析以往试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他建议大家多从本厂生产的母弹方面思考问题。许多同志开始把精力集中在母弹的技术攻关上,各种试验方案纷纷提了出来。

那段日子曹建平的脑筋拧在这个问题上,他上班想,下班想,吃饭时想,洗澡时仍在想,以至于光着身子靠在了暖气包上,屁股烫起巴掌大的两块血泡。这样一来,坐是坐不成了,他便把图纸钉到墙上站着看。外出试验时他必须去,没办法,他就找来一只汽车内胎,充上气,坐在上面。

恰巧此时他爱人出国学习,他一面工作,一面带孩子,最忙的那几天,他对孩子说:“爸爸中午回不来,你就凑和着到门口买个烧饼吃吧!”军代室的同志对我说,一年里,无论是他家中有事,还是身体受伤,曹建平楞是没请过一天假。

过了一段日子,曹建平突然对大家说:“我认为更好的办法是增加扩燃药量,提高抛射药的燃烧速度,使舱内压力尽快达到峰值,这样无论引信点火后的状态是否正常,母弹都应该开舱!”经过品评,曹建平的方案,以其简便、经济、科学性最强而被攻关组选为第一试验方案。

此后,在一次摸底试验中,攻关一度失败受阻,原先认为图定开舱压力不够的意见又重新抬头。这给曹建平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毕竟他只是一名军代表,不能跟专家们比,但一惯讲实事求是的他,没有退缩,而是据理力争,坚持认定“增加扩燃药量”方案的正确性!

1998年4月29日,第二次试验开始了,这次试验应用了曹建平的方案,11发炮弹包括上次试验未开舱的那发全部开了舱。

试验成功了。曹建平成功了。

笔者问他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他说他是军械工程学院毕业的,是本科生。问他什么职称?他说现在仍是中级。“你以军代表的身份,接受任务时没有顾虑吗?”曹建平收起笑容说:“顾虑嘛我说不上,反正国家损失,我不能袖手旁观。”4、“咱们的军代表……”

工厂里的工人们提起军代表,亲切切地说:咱军代表把咱厂给救了,要不是人家帮着把产品过了关,咱厂还是缓不过气来!听话的便齐齐儿的说,对着哩!没人家(的帮助)早没了我们!其实,人家原来是只管验收的…

采访曹建平时,他说:“军代表如果只是验收产品、把好质量关的话,一个素质平平的初中毕业生就可以胜任;但如果参与进去,及早地去发现问题,并且协助厂方解决问题,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军民鱼水一家,出把力,没有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