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令人折服的厂长
文/雷钟哲
有一种人,就象礁石,沉稳坚定,不事张扬,平日很难看到他的风采,只有当海水退出去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他那不同凡响的地方。——题记
算起来,沈坚已在咸阳市深井泵厂厂长的位置上干了12个年头,比起省内其他10年5换甚至5年5换厂长的企业来,他的椅子也够“铁”的了。这也许是因为他的班子廉洁自律,通力合作,他的职工敬业爱岗,患难与共,而他的企业整体情况应了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政治术语——安定团结的原因,但也说明了他十多年治厂方略的成功。深井泵厂,除了十数年前那一次危机而使市政府不得不面对全市公开招标选聘厂长、沈坚力挫群雄走马上任以来,就一直稳健地航行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里。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大面积发生亏损、很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工资拖欠、人员下岗……而他的企业130个月,从未拖延过一天职工工资,从未拖欠过一分职工医药费,从未滞交过一次银行利息,也从未有一人向上级部门告状投诉。从1988至1998年的11年中,一个仅600人规模的工厂,一个生产低价位农机产品的企业,却累计上交利税667.85万元,连同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总计早已成倍地超过了国家原有投资。职工个人收入,也由1987年的人均1320元,增长到现在的6000元左右。企业也先后获得市以上荣誉称号41个,省以上称号23个,沈坚本人也被授予市劳动模范、优秀厂长、优秀党员、民主管理先进个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等称号,今年3月,又光荣出席了市第三届党代会。
1992年,即沈坚任职第三年,我曾慕名去采访他,有关的文章后来分别刊登在《中国机电日报》、《中国农机化报》和《陕西日报》上。那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或者说,他性格中最引人的魅力,是他企业管理中灌注的浓厚的思辩色彩。的的确确,他是一个勤于思索、善于思索的人。而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策,又往往和随之而来的政策规定不谋而合,比如住房制度,比如医疗制度,他都是先走一步又为随后的国家政策所支持,这就让人为他的先见之明大为折服。而他却认为,这其实很正常——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是建立在实践的经验之上,只要你能够去伪存真,分析判断,结合实际,作出决定,自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劳动纪律,这是使企业多少头头脑脑们甚感挠头的事情,为杜绝迟到早退,签到的有之,打卡的有之,锁门的有之,罚款的有之,但沈坚却认为所有这些措施均非上策。比如“罚款”,你罚多少?少了难以奏效,多了引起逆反,说不定还要骂娘——倒不是对制度本身,很可能因为罚款影响了他家庭的正常生活,继而产生消极情绪就在所难免了,这岂不是并未达到制订这一制度的初衷。他就想,既然很多人都想早走那么一会儿,何不干脆实行7小时工作制,当然前提是完成任务。于是,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他在全厂工人中(厂级领导和机关干部除外)推行“劳动纪律免检制度”,原则是“自愿报名、严格考核、时间优惠、重犯重处”。这就是说,每个工人都可以自愿报名成为“免检职工”经过厂部两个月左右的考核,无违纪情况,就可以提前下班,享受每天7小时工作制,因为是你自愿报名,一旦发现重新违纪,就要受到严厉处罚。这一招真灵,它从根本上改堵为疏,强调主观能动,积极向上,鼓励在先,处罚在后,满足了人潜意识中渴望尊重的需求,受到了绝大多数职工的拥护。很快,几百名职工获得“免检”称号,工人对这一荣誉也格外珍惜。就这样,他们厂每周42小时工作制,远远早于国家后来推行的44小时工作制,到40小时工作制全面实行的时候,工人早已养成了遵规守纪的习惯,再也见不到下班前堵门口的现象了。
沈坚是一位非常注重实干的人,他认为:全部企业管理的理论,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干”字,围绕“干”字,又有四个不可分割的问题——想不想干;干什么;能不能干;怎么干。这四个问题实际上分别对应着工作态度、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和工作标准。为此,沈坚推行和坚持的一系列改革,都是以“干”为出发点与终极目的的。
比如,中层干部聘任,要自愿报名并缴纳风险金,就是变“我要你干”为“你自己要干”,增强主动性、防止撂挑子。又比如企业科室的工作考核,沈坚推行功能量化考核、工作质量否决的办法。所谓功能,就是指设置这一部门的目的和作用(即工作内容),然后把功能尽量加以量化(亦即工作标准),按实际的效果(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奖励。这样就改变了以往科室工作“橡皮筋”,难以考核的弊端。
我曾和沈坚聊起他任厂长一任就是十多年的个人体会,他说了四句让我牢记的话——出于公心,多动脑筋,结合实际,少讲报酬。这几句话,实际上是他的人格的映照。在泵厂采访,我曾听到一个关于房子的故事。厂里在新建家属楼时专门留出两套,一套奖励劳动模范,一套奖励销售状元,后来因销售第一名办了停薪留职,关于这套房子的归属就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不少人觉得,这套房子除厂长莫属,理由倒不是因为他是“厂长”,而是他现在住的地方离厂区较远,加之同在一个厂工作的爱人又不会骑自行车,上下班还需厂长带着。但厂长哪里又能天天按时下班,常弄得爱人为回家发愁。再者,厂长一家四口,异性大子女,住在二室一厅里,显得尤为不便,而沈坚任职以来,关心职工生活,下力气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厂里先后为137户职工安排了住房,户均居住面积已达到66平米,住房矛盾并不突出。但是房子最后分给了销售亚军,这结局连住房户本人也万万没有料到。对此,厂长的解释是,留房的初衷就是为了奖励,第一名不干了,第二名理所当然可以替补。沈坚就是这样,从未干过以权谋私的事。非但他本人如此,他的班子成员也能发挥表率带头作用。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销售是企业工作的重心,沈坚也对此投入了不少的精力。这些年,他要求年年坚持开展质量月活动,并别出心裁地把职工的质量“名言”收集整理、装订成册、下发车间进行自我教育。除了“软件”,他还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决定投入150万元,建成一座水泵C级试验台,并添置更新计量器具。这些“硬件”的落实,为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了条件。
在销售上,沈坚制定了“以泵为主、兼搞别样”的方针,使老产品由原来的1个系列10个等级57个规格,扩大到现在的4个系列53个流量等级328种规格的产品格局,成为陕西水泵行业产品最多最全的厂家。尤其值得一提的,在没有贷款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筹资金,建立了潜水电机生产车间,逐步形成年产电机2000台、3万千瓦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沈坚在对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把市场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省内及大包点六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名副厂级领导具体负责,实行“分片包干、各负其责、效果考核、综合评价”的管理办法,这种内抓品种、外拓市场的举措,使企业对外承接产品时连连中标。去年年底,工厂承接了330万元的出口生产任务,硬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创造了建厂以来同期生产的最高水平。
不消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你几乎找不到百战不殆的常胜将军,沈坚也有失误和缺陷。1997年,他曾郑重地向市领导呈交了引咎辞职的报告,原因是,一位在本市另一个厂担任厂长的朋友因企业陷入困境,工资无法发放不得已找上门来,沈坚为了帮他解燃眉之急,就把职工集资建房的10万元现金悉数与他,岂料那人信誓旦旦却到期不还,又岂料不久那人的厂长职务也被免去,这10万元无法收回的债权,一下子使沈坚苦不堪言。更重要的,是沈坚觉得自己的过失行为,会让他失去驾驭全厂工作的威信。他思前想后,只有引咎辞职,便写了报告,上交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没想到上级领导对他非常关心,认为他借款是帮了政府的忙,现在出了问题,市上协调解决就是了。在上级的关怀下,这件事最终得到妥善处理,沈坚才松下一口气来。由此可见,他确实是一个严格律己,认真负责,从不文过饰非的人。
现在,沈坚带领深井泵厂职工,顺利地完成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他又被上级批准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一个新型的秦龙泵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在秦川大地冉冉升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