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安全管理混乱瓦检脱岗假检
——旬邑留石村煤矿11·23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写真
1998年11月23日零时15分,咸阳市旬邑县留石村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6人死亡,4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20万元。这起事故影响极大的事故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11月22日23时30分左右,上23日零点班的工人人井点名,并与井下作业人员交接班。零时15分,井内传出“轰”的一声巨响,巷道里烟尘弥漫,强大的冲击波将部分在大巷煤仓和皮带附近的工人推倒。采煤一段队长何相锋大喊:“瓦斯爆炸了,快趴下!”
井口工李志峰看到井口喷涌出一股气浪,意识到井下发生了事故,立即鸣铃报警,并到生产科向副矿长席晓文报告。刻不容缓,席晓文立即组织人员下井抢救,并命矿办通知正在县城开会的矿长张永金和县政府、县煤炭局,同时向有关方面请求支援。当夜在斜井和大巷先后救出19人,其中伤10人,已死亡9人。
23日8时10分和10时整,咸阳市驻彬县救护队和铜川矿务局救护大队先后赶到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副省长巩德顺带领省劳动厅、煤炭局、公安厅和监察厅等部门及省总工会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抢救。24日,成立了“11·23”事故抢险调查处理领导小组。
23日12时18分,救护队在回风巷和皮带巷发现3名遇难者,16时15分又在1号横川口发现1名遇难者。从11月25日到12月15日,救险工作进展顺利,先后找到遇难人员23人。至此,仍有10名遇难者下落不明。从12月15日到1999年1月27日,在省、市、县三级指挥员和救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剩余的10名遇难者终于被全部找出地面,从而历时66天的抢救工作宣告结束。
1999年3月9日到13日,由省劳动厅牵头组织的事故调查集中进行。经过多次下井勘察,调查取证,研究分析,弄清了造成这次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留石村煤矿是1989年3月筹建的地方国有煤矿,距旬邑县城6公里。矿井井田范围2.77平方公里,属低沼气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1405和1403工作面而区域风流短路形成瓦斯积聚,瓦检员脱岗漏检,工人何兴元动用严重失爆的煤电钻产生电火花引起了瓦斯爆炸。
留石村煤矿安全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不明。11月2日在没有制定严格细致的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生产科副科长戚世民带人将1403回采面外侧的联络巷密闭墙折除,事后既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又未给主管领导汇报,造成1403和1405采掘面区域内风流短路,形成瓦斯积聚,是本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
井下电气管理措施不落实,电器失爆现象严重。负责1403和1405采掘区域机电管理的电工,不认真履行职责,煤电钻等机电设备严重失爆而不及时处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二。
矿井瓦检员配备不够,瓦斯检查制度执行不严。瓦检员又不认真履行职责,脱岗空班漏检、假检现场严重。11月22日四点班瓦检员脱岗漏检,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三。
旬邑县煤炭主管部门工作不实不细,监督检查不力。县煤炭局在11月18日到该矿进行安全检查时不到位,对事故井长期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未提出有效整改措施,安全检查时隔5天该矿就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该矿投资先天不足,建井时间长达8年,安全欠帐较多,安全基础薄弱,采煤方法落后,设备配件严重不足,职工技术素质差,又急于投产,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在同一地方再次摔倒是最蠢的人”。我们应该认真吸取血的教训,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监察力度,再也不要让惨剧重演。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