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5月20日
社会新闻
02

残疾人怎祥面对就业

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自身的缺陷,再加上文化背景、世俗观念等等影响,使得他们的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再加上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冲击,使得原不稳固的劳动岗位出现了动摇。残疾人,究竟怎样面对就业?

5月16日,新城广场迎来了全国第九个“助残日”,记者采访了省市残联的同志及部分残疾人。据残联同志介绍,我省现有112万能够从事各种不同工作的残疾人,因各种原因实际就业的只占很小比例。多数依靠政府救济和亲邻帮助,在已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当中,多数人依靠摆小摊,干个体维持生计,真正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微乎其微。而残疾人因身体、资金、世俗等影响,文化程度太低,一些工作不能胜任。西安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魏主任讲,立足让残疾人多学一门技术才是就业出路。一位来自兰州的24岁盲人姑娘则说,自强自立是就业关键。她从小因弱视致盲后,读过几年盲校,后自学按摩,白天练哑铃、杠铃练得手擘发麻,晚上继续读盲文医书,如今她一手按摩医术解决了生存问题,也赢得了更多人的信赖与尊敬。一些身体残疾度允许学习新技术的残疾人学技术也形成风气。记者看到几台电脑前,围满了学习的残疾人,尽管手指还不太灵活,毕竟走出了不学习难提高的境地。扶贫,实际上已不成为单纯意义上的救济,扶贫资金用于学技术、练技能成为残疾人首选。

目前,一些企事业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愿接纳残疾人就业,而残疾人多数以“私了”解决,甚至当残联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时,单位蛮不讲理,对此,残联已将其中的几家单位起诉到法院,据理力争,将几十万元保障金划到指定帐户用于残疾人事业。全国及我省先后颁布《残疾人保障法》、《按比例接纳残疾人就业》等法律法规,相信,随着法制意识的增强,单位接纳残疾人就业比例会有所提高。

当然,残疾人自主就业还存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问题,社会各界应充分关心残疾人,献出一片爱心,托出一片助残蓝天。

实习记者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