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一向冷冷清清的西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近几天门庭若市,近郊的农民成群结队地往这里赶。这是省供销社和西安市供销社积压商品展销会引起的轰动效应。
5月25日,大雨。可是人们的购买热情并没有随着天气变化而减少。记者在交易大厅看到这里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一些顾客提大包小包离开,新顾客又源源不断涌入。展出的商品琳琅满目,有锅碗瓢盆、纺织品、电子、农资……
在大厅维持秩序的市场岳副经理告诉记者,这次展销会原打算办一星期,群众的购买热情超出了他们预料,不得不延期,现在已是第10天了。
这次展销的商品是在仓库里沉睡了多年的积压品,在城市已无市场,而在农村还广受欢迎。一位农民抱着一台缝纫机头喜滋滋地说:“这台机头只掏了60元,在商店里买需要180多块钱。”据工作人员讲,这些积压了许多年的缝纫机、锁边机在城里已无人问津,而在这次展销会上却很抢手。
这次展销会还吸引了宝鸡、咸阳、渭南等几十家基层供销社定货,开张的第一天,省农资公司积压的几千把铁锨全被宝鸡县供销社买走。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供销社系统形成了坐店经营的销售方式,进入市场经济后,供销社系统大部分企业陷入了亏损境地,加之库存结构不合理,造成商品大量积压。据统计,供销社省直公司陈积商品就达8000多万元,全省供销社系统多达数亿元。
省供销储运贸易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格明说,这次打开库门盘活资产,是省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他说,通过这次展销会可看到农村市场是大有潜力,供销社系统有十分健全的销售网络,只有适应市场需求,联合各级供销社就一定能占领农村这个大市场。 (焦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