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6月08日
社会新闻
02

面对收割机的风行,望望手中锃亮的镰刀,扬起黑红的脸庞、鼓足勇气问声:“割麦吗?”

麦浪里的漂泊者

肩背一个鼓鼓的蛇皮袋,头戴一顶破草帽,手里紧握着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一张晒得黑红的脸庞,这就是被农民亲切地称为“麦客”的一个特殊群体。

麦客:活难觅,钱难挣

遍布关中的麦客大多来自甘肃省的一些贫困县区,他们三五成群搭伴从东往西赶场割麦。“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西安玉祥门外,一位自称上过初中的小伙边同伙伴调侃边对记者说。由于家穷,初中也没读完,他就随朋友来西安割麦。可两天来,一直没有人雇他们。另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则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今年雨水多,加上新疆2号收割机的风行,行情看来不会很好,如今割一亩地30元也很难找到雇主。另据一些雇主讲,这几年许多下岗工人也加入了麦客行列,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老麦客的市场。

农民:又见面了,好想你

一些麦客多年来常走一线,与当地农民结下深情。记者在杨凌农业示范区了解到,有一个村子几年来村民有了固定的麦客,主客相见分外亲热,价钱好商量,饭菜好调理,极个别麦客甚至当了上门女婿。当地一位农民对记者说,他们也知道用收割机割麦既快又省,但却苦于耕地条块太小,不宜机器操作,而麦客却可以自由收割,且工作负责,也划算哩!

小饭馆:老板笑得好开心

飞刀削面片、大锅煮麻食、片片面才两三元钱一碗,麦客吃得实惠,老板笑得开心。西安街头一些专营大众化饭菜的小饭馆,每到收割时节就推出“麦客特色”的饭菜,量饱价廉。你看饭店老板用手蘸口水数钱的神态,就知道肯定赚了不少钱。

长途车:载你去西边

一些专跑西线的长途车主,因客源稀少,便盯上了远道而来的麦客,游说、手拉、欺骗种种手法都用上了。赶关中西部麦场的麦客却似乎并不愿立刻上车,熟练地同车主讨价还价。一位小青年想拉老麦客去兴平,老麦客先问价再问发车时间,后又拿出去年价格作比较,然后才慢条斯理地坐上车,还不忘向车下的同伴挥挥手。

公安、市容:我们好烦恼

每年夏收,麦客都会涌入一些交通要地、劳务市场,一些未找到雇主的麦客则三五成群歇息于房前檐下,商店门旁,既有碍于市容,又有可能引起纠纷,令公安、市容人员大伤脑筋却又无可奈何。据一位市容人员讲,他们出于市容市貌而疏散麦客,却有人认为他们欺生,甚至还有个别雇主谩骂他们,可面对这样一个流动群体,要妥善管理,可不是件容易事。

实习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