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9年06月22日
社会新闻
02

他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兵,工作中是多面手,干起活来很少休息。他被大家评上了先进,花钱请客后直喊“划不来!”

老顽童

初次走上工作岗位,让我感兴趣的竟是一个老头。那老头圆头圆脑,圆胳膊圆腿,完全是弥勒佛的模样,他还一甩胳膊一甩腿地正步在工房里旁若无人似的走得无拘无束。几个年龄和他相当的老工人便吆喝到:“老顽童,回来啦”!随之又有人给他喊起了“一二一”,听到号子,他有意一抖精神,步子就铿锵了起来,好威风好潇洒!“老顽童”,被大家叫得发热,我便极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名字。

我被分配到老顽童所在的班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便很亲切地喊他师傅,后来又知道他姓赵,大荔人,是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兵,20岁来到我们这个军工企业,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工作中,他是个多面手,各道工序的活儿都能干,干起活来也很少休息,从上班到下班像一台活机器转个不停。他很爱帮我干活,好像不单是帮助我,而是向我显示他的本领,但我依然很感谢他。同去的几个工友就有点不满。当他们七扭八歪地累躺在地板上,叫苦不迭时,想不通这活怎么这个干法?老顽童却满不在乎地说:“干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说话时手却没有停下来。年轻人就气愤地问:“赵师傅你是不是吃了一枝刘,老了还那么大的劲”!他不但没生气,还懵懂着回答:“什么一枝刘二枝刘,我中午吃了八个馒头,喝了两碗米汤”。逗得小伙子又好气又好笑。不管别人怎么把老顽童当成开心的“玩具”,还是当成寂寞单调的工作中的“娱乐品”,我在心里却真正地把他当成了师傅。不光是由于他爱帮我干活。他还悄悄告诉我他在部队上当过通讯员。难怪他那么爱看我的“狗屁文章”。我时常在心中想,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他。

元旦即近,老天也做美,纷纷扬扬地下了厚厚一层雪,世界便晶莹丰满起来。我拿出相机,要在冰天雪地里摄几张青春的美姿,顺便也给老顽童来几张,以表我对他的敬意。不想相机拿到工房,恰巧机器出现了故障,班长一拍手,决定以此机会给全班人方便一下。大家情绪高涨,雀跃着赞同,—班人便跟在我的屁股后面来到雪地里,前呼后拥,东拉西扯,弄得我都六神无主。

“赵师,先给你来一张吧”。大伙儿便把老顽童从人群中拽了出来,他却穿着工衣,和这美丽的雪景极不和谐,无论怎样“扎势”,我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镜头。看我犹豫不决的样子,大家又鼓动着他上了一棵柏树,他像小孩子似的猴头猴脑在树杈上做着怪动作。我迅速调好光圈,对好焦距,就在按快门的刹那间,主任被班长推到了镜头前。接着副主任、工长、会计

——谦逊地留影以后,我举机的手已有点发麻,抬头一看,老顽童依然耐心地呆在树权上,大家也有点怨恨的神色。我刚把相机对准了老顽童,他却被工长吆喝着帮着机修组修机器去了。直到大家欢欢喜喜地照完相,我仍在心里埋怨自己,那阵子为什么笨手笨脚的,而让他从眼底下溜了过去。

年底评先进时,班长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条,说这叫发扬民主。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老顽童的名字,大家也都写着他,大家还说,如果他再不是先进,谁他妈的都不是先进。于是大家就缠着老顽童请客。他拒绝不过大家的热情。买了两包红塔山,对大家以表谢意。颁奖那天,全班人簇拥着老顽童坐在最前排,分厂工会主席每念一个名字,大家都热烈地鼓掌并急切地企盼着早点念响老顽童的名字,等念到老顽童时,大家的手都拍疼了,老顽童领了40元的奖金。会后大家又要老顽童请客,结果又花了50元钱,他有点孩子气地说:“我当了先进,多花了20元钱,真划不来!”

在我调出车间时,“老顽童”退休了,他说他回去种西瓜,希望大家都到他家去吃西瓜。西瓜虽没吃上,可以后的日子,大家都很怀念他。

实习记者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