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纸拆迁安置协议四年之久未能履行
西安市新城区印刷厂无厂房生产工人生活窘困
西安市新城区印刷厂的职工万万没想到,自从厂里与西安市房地三分局低洼危旧房屋改造工程指挥部达成协拆迁安置协议后,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本来1996年就应返还的生产厂房至今没有返还,由于无生产场地,工厂放假,从今年初开始职工生活费都领不到。
新城区印刷厂是自强路街道办事处所属的一家集体企业,现有职工126人,离退休人员98名;工厂原位于二马路488号,有生产、办公及附属设施用房两院、总面积2085平方米,1995年,印刷厂所在的向荣街地区进行低洼危旧房屋改造,印刷厂也在改造范围之内,须搬迁。元月10日,印刷厂与负责实施改造工程的西安市房地三分局低洼危旧房屋改造工程指挥部达成改造搬迁安置协议:由工程指挥部给印刷厂在拆迁范围内安置生产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的五层楼一栋(水电齐全),根据规划要求,使其车辆出入畅通;从交房之日起,回迁时间为12个月;改造工程指挥部付给印刷厂工人及退休人员工资(发足一年从搬家之日起)。
拆迁后,由于无生产场地全厂放假,工人们眼巴巴地期待改造工程完成后返还生产用房,再组织生产。然而,一年后房地三分局工程指挥部并未返还生产用房,时至今日协议也未能履行,工人们的期望落空了。1996年7月,由西安市拆迁安置办出面协调,房地三分局工程指挥部与印刷厂达成共同协议,在大楼未正式交付之前,三分局每月向印刷厂支付职工过渡补偿工资3万元。在今年元月之前,三分局还能如期支付这些工资,但从元月开始就再没有支付过渡期工资。为生活所迫的工人,多次集体上访。自强路街道办和厂里虽做了大量的安抚工作,但面对现实,职工还是急切呼吁返还他们的生产场地。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生产大楼拖至四年半还未能返还?房地三分局开发办的张万虎说,不是我们不返还,而是我们返还了,印刷厂不接收。今年4月,三分局向印刷厂下达安置通知,印刷厂以水电不全为由拒绝签字接收安置。张万虎说,水已经给引到院子,正式用电正在向供电局申请,临时用电可保证正常使用;现在唯一存在排水问题没得到解决,我们正在和市政上协调。关于工资问题,张万虎解释说,原安置面积是1500平方米,但现在的实际建筑面积比原来多出60多平方米,这多出面积印刷厂还得给我们付钱,到时互相抵消,多退少补,该给他们的我们一分也不少给。
记者采访新城区印刷厂时,厂长薛选齐说,我们的职工已有半年多领不上生活费了,有些特困职工连油都吃不起。职工也盼早点搬进新厂房组织生产,为要房我们到三分局跑了不下几百次。然而返还给我们的厂房根本不具备生产条件,大楼配套设施未完善,上下水,正常用电、围墙等问题都没有解决,搬进去怎么进行生产,这安置通知就没法签字。 本报记者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