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系之
杨乾坤
近日阅览报纸,见有两则文字,因不同凡响,便不敢忘却,因不敢忘却,故感慨系之,今且录之于后,并附以按语,以使读者诸君明察。
人才流失
北大副校长陈章良对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扬·莫里森感叹道:“目前,百分之九十五的欧美名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北大毕业生,拿到学位后,都留在了美国和欧洲,没有回归。我们最宝贵的资源在流失,而报纸上却在为引进多少外资而沾沾自喜。”
按:陈校长此言,足以振聋发聩。科技教育兴国,虽属至理,然而陷迷津者决非个别。价值观之不同,得失观之差异,使得我们舍本而逐末,或挖肉补疮。逐末逐得沾沾自喜,挖肉挖得竟至不觉,悲夫!眼中惟有钱者,便是短视;视人才如无物者,灵气怎能钟于其目?
荒唐之比较
某报载有为秦桧翻案的文章一篇,据作者云,秦桧主降主和是从金强宋弱局面出发,提出两分天下,与当年诸葛亮高卧隆中时提出的三分天下一样,“秦桧的眼光一点都不亚于诸葛亮。”并认为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没有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千古罪人”;秦桧的两分天下,则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功勋。”
按:秦桧两居相位凡十九年,阴狠险凶,误国卖国,实在是断送了南宋的前程。他名托宋相,实为宋贼。一时国家之柱石,被摧锄殆尽。倒行逆驶,自毁长城,使得国势不可振救。南宋江河日下,寻根溯源,秦桧实乃祸首。今有人为秦桧翻案,且拉诸葛亮作陪衬,真是昏不可当。他不知“家”与“国”的分野,不知内外有别的道理。无知无识,竟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信口雌黄,足见其笔杆摇得过甚。名为国贼翻案,实为沽得浮名,此等小把戏,可不做则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