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公益广告叫好
看电视,最烦的事莫过于中间频繁的插播广告。节目正看在兴头上,一个美女在那搔首弄姿,推销名曰永葆青春的化妆品,要么就是全国各地的名酒轮番上阵,让人怀疑中国有众多的“酒鬼”,如此等等,甚至连咿呀学语的孩童也能说出几句广告词来,令家长哭笑不得。更令家长和教师头疼的是,一些厂家竟发挥了超常想像力,中国博大精深的成语被修改、借用为厂家服务,误导着孩童,而观众在呼唤文明、健康的广告文化。
笔者最近欣喜地看到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打出了一组公益广告,内容涉及环保、教育等领域,没有美女的映衬,没有渲染过度的场景,观众却为它的广告内容所打动。一则宣传根治白色污染的公益广告,画面几十只塑料袋飘扬空中,挂满树枝,主人公一副惆怅的样子,最后,一只布口袋被主人挂在房间,随口一句“还是用它好”,点出了主题。
据说,一些厂家不愿打公益广告,理由是带不来经济效益。效益在一些人眼里就是滚滚而来的钱财,而对树形象、立品牌产生的“无形资产”视而不见。打公益广告,厂家确实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而观众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了企业,感到企业与观众一样关心环境、教育等凡人琐事,潜移默化中对企业有了一份好感,有了了解,这比企业打推销产品广告效果好的多。
在观众观赏心理日趋成熟,各厂家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公益广告无疑是另僻蹊径,将企业推到了竞争的潮头。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