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转换机制添活力喜看“凤凰”展宏图
印机厂跃出低谷
本报讯 曾是累计亏损1300万元的陕西印刷机器厂,经过两年的艰苦拼搏实现了扭亏为盈。1997年以来,该厂开发出23种新产品和19种辅机,新产品产值率占企业全年总产值的70%,产销率达100%。他们走的是一条重科技重人才的创新之路。
该厂是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大型骨干企业,是生产印刷、包装装潢机械的专业厂。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严峻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该厂也有一些技术人才,或调离、或停薪留职,甚至不辞而别。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稳定企业的科技人员队伍,充分发挥“人才资本”作用,该厂采取三项大的举措转换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该厂成立了以厂长、总工程师为首、各相关部门及各专业学术带头人参加的技术委员会,作为全厂最高技术决策和领导机构。这样,既保证了新产品项目的科学、民主决策,也保证了对新品开发可作出快速反应;二是实行新产品开发一条龙承包制。凡开发一种新产品,从调研、设计、样机试制到技术整顿、样机销售,均由研究所主任设计师负责。这样不但缩短了试制周期,而且使科技人员前所未有地关注市场。以往开发一种新品要两三年,而实行一条龙承包制后开发的六色机组式电脑控制凹印机,从设计到交出样机仅用了4个月时间;三是大胆开展“四技”活动,将科技人员推向市场。厂里打破传统观念,提出“以完成厂内任务为主,以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交流为辅,以辅促主的新思路”。在“四技”业务活动中科技人员在直接参与项目谈判、合同签订、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外协加工和整机装配全过程,经营意识大为增强。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效益。“让科技人员先富起来,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标志”!这是该厂领导一班人的共识。他们规定将“四技”所获利润的50%留给研究所。几年来,主要设计人员每年奖金均可拿到五六千元,最多的达一万多元。
在抓转换机制的同时,该厂还特别注意在政治上关心、在生活上爱护、在工作上大胆使用科技人员。近年来全厂已有25名科技人员入党,占全厂发展党员总数的61%。该厂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中,已有16名被提升为中层领导,4名被提拔为副总工程师,3名出任厂级领导职务。在解决住房、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就业方面,也对科技人员优先考虑。近年来厂里解决科技人员住房困难200多户,解决子女就业18名。企业领导的诚心和深得人心的科技管理机制,不但稳定了厂内的科技人才队伍,连一些当年飞走的“孔雀”也返回厂里。(杨明洲李良)